0.5 - 1 寸,采用捻转提插泻法,施术 1 分钟;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 0.3 - 0.5 寸,用重雀啄法,以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 45°角斜刺,进针 1 - 1.5 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 3 次为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 辅穴: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选取。如上肢不遂加极泉、尺泽、肩髃;下肢不遂加环跳、委中、阳陵泉等。极泉穴直刺 1 - 1.5 寸,提插泻法,使上肢有麻胀感;尺泽穴直刺 0.5 - 1 寸,提插泻法,使前臂有麻胀感;肩髃穴向关节腔方向刺入 1 - 1.5 寸,提插泻法。环跳穴直刺 2 - 3 寸,提插泻法,使下肢有麻胀感;委中穴直刺 1 - 1.5 寸,提插泻法,使小腿有麻胀感;阳陵泉穴直刺 1 - 1.5 寸,提插泻法。
2. 十二井穴刺络放血
- 十二井穴即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隐白、大敦、厉兑、足窍阴、至阴、涌泉。在中风急性期,尤其是出现神昏、高热等症状时,可点刺十二井穴出血。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采血针点刺穴位,每穴挤出 3 - 5 滴血。十二井穴放血可起到清热泻火、醒脑开窍、通经活络的作用,能调节阴阳气血,改善脑部气血逆乱的状态。
3. 其他穴位针刺
- 对于牙关紧闭者,可针刺颊车、下关、合谷等穴。颊车穴直刺 0.3 - 0.5 寸,下关穴直刺 0.5 - 1 寸,合谷穴直刺 0.5 - 1 寸,均采用泻法,可缓解牙关紧闭症状。对于呃逆者,可针刺内关、足三里、中脘等穴,内关穴用法如上述,足三里直刺 1 - 2 寸,中脘穴直刺 1 - 1.5 寸,采用平补平泻法,以和胃降逆止呃。
(二)中药急救
1. 安宫牛黄丸
- 安宫牛黄丸是中医治疗中风神昏的经典名方。其主要成分包括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等。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的功效。适用于中风急性期,症见高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等痰热蒙蔽心窍之证。用法为口服,一次 1 丸,一日 1 次;小儿三岁以内一次 1/4 丸,四岁至六岁一次 1/2 丸,一日 1 次。若患者昏迷不能口服,可将药丸化开后鼻饲给药。
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