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情况谨慎调整剂量。
降低颅内压
- 脑出血会导致颅内压升高,严重时可引起脑疝,危及生命。可以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来降低颅内压。甘露醇能够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内的水分进入血管,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无论哪种类型的中风,在进行紧急处理后,都应该尽快将患者送往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如脑部CT、MRI等)和进一步的专业治疗。
中风中医紧急救治方法
一、引言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的特点。在中医领域,对于中风的紧急救治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中医强调“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标”的原则,在中风急性发作时,以挽救生命、减轻残疾为首要目标,采用多种综合的治疗手段。
二、中风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邪:外风侵袭,可引动内风,风性善行数变,可导致气血逆乱,上扰清窍,发为中风。如《金匮要略》所言:“脉络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
2. 火(热):包括肝火、心火等,可因情志过激、五志过极而内生。火热之邪上炎,灼伤脑络,气血上冲,可致中风。“火盛水衰,木旺金衰,而风自出也”。
3. 痰:多由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聚而生痰。或因情志失调,气郁生痰。痰浊阻滞经络,蒙蔽清窍,影响气血运行,引发中风。“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指出了过食肥甘厚味易生痰致中风。
4. 瘀: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生。瘀血可阻塞脑络,导致局部脑组织失于濡养,神机失用。久病入络、外伤等均可导致瘀血形成。
5. 虚:主要为肝肾阴虚、气血亏虚。年老体衰,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阳化风动;或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脑脉失养,易受外邪侵袭而发中风。“年逾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说明中老年人正气渐虚,易患中风。
三、中风中医紧急救治方法
(一)针灸急救
1. 醒脑开窍针法
- 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内关穴可宁心安神,疏通气血;人中穴为醒脑开窍之要穴,能醒脑提神,开窍启闭;三阴交滋补肝肾,调理气血。先刺双侧内关,直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