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问上师:那如何证得身心二空之境界呢?我一掐就疼,一遇逆境或者别人挑剔谩骂心里就觉得难受啊。
\n
\n
上师回答:就疼而言,得先明菩提觉性,不生颠倒的妄见,再修忍术,疼也就没那么疼了。就心里难受而言,亦要先明白一切知见概念皆因菩提有觉明本质而能任意定义,依此定义就会限制心的本自虚明自由,感觉起来就是难受或者不舒服。要不难受,不定义一切就自然不难受了,一开始做不到不定义,总生知见,那就先接受别人的辱骂磨练心性,这就是辱术。结合前面,就是忍辱术,凡夫欲去身心,先修忍辱。
\n
\n
我问上师:既然修忍辱,那么理悟还要不要做呢?
\n
\n
上师回答:理悟不通的人,要修忍辱于顺应六根无为不执的究竟觉见,还是比较难的。菩提自性妙空,顺势则显妙有,这个势就是业力,性空妙有,本自具足。要问如何证得这个道理,“于身见,见身即觉明。于心见,见识即明知”,如此觉明明知,则能超越因果之念,不寻因逐本,烦恼愤怒等情绪就失去了依存的根本。进而即见觉明空性,即见我真,此时便证得“我空”,如此“我空”即得“身心”二空。
\n
\n
我问上师:既然众生本具同一“妙见性体”,为何我所见为我,他所见为他?
\n
\n
上师回答:世间一切所谓“见者”,本无你我之别,“我”与“他”的分别,实为“我相”坚固所致,破除这一执着即可明了真相。
\n
\n
我问上师:若两人在不同地点观察,所见自然不同,难道“见体”会同时显现两种不同的见?
\n
\n
上师回答:世人所见,本质上皆是“见”自身明本,不过是以己见己而已,此种明本,相虽差殊,明何有别呢?别类是人们因心的明了而主观定义的结果。何来两种见体?此见体就如同明白自己在变幻颜色的宝珠,显红色就叫自己红珠,显黄色就叫自己黄珠,世间一切皆是如此道理的名者。众生因识障而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