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妙成龙和盛施圆以及魏子涵三人学习了《妙法西域记》的第十三记,内容如下:
\n
\n
我问上师:我如何使身心与妙本道体合一?我也常听自在修行的人言,将身心全然托付于自然之道,便能成就大道。这种托付是不是完全舍弃的意思呢?
\n
\n
上师回答:要说证得身心二空,这就如同梦中的人,虽有我相的执认,却没有身相的感受,是谓身空。忽然从梦中醒来的人,虽然有身相的感受,却不会再执认梦中关于我的事物,是谓心空。同样的道理,若有人于现实中,对于我的身体以及我记忆的拥有,俱不执取,是谓证得身心二空。就如同梦中舍身,醒来舍梦一样自然,明白一切因菩提心的明了而妄说存在,梦与现实无二无别,然明了本身又空无形象。
\n
\n
我问上师:我明白人睡着明了梦而妄说梦在,就如同醒来明了见闻觉知而妄说身体在一般,无二无别,此种见闻觉知又如何解释?
\n
\n
上师回答:地、水、火、风四大缠缚于菩提真精妙明,便假合成了身体,眼以火成,耳以风成,舌以地成,身以水成,又空气通过鼻子周行全身,故鼻以空成。而此五大本质还是菩提真精妙明的名者,这就如同蚕蛹作茧自缚。六贼虽有缠缚分明,但菩提真精妙明的功能通过见闻觉知却不会完全丧失。
\n
\n
我问上师:那心的妄认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n
\n
上师回答:有了见闻觉知,妙空觉明的见体就妄成了所见,所闻,所觉,所知。这些所明归来无处安放,就妄立心所,妄说心里有。所以,因见而生影,就是衍生出“心”的根本,名为认识的心。故而,身心本质皆为菩提性见之精明,故而说“空空大千见中圆”,若人能彻悟,便知一切非我所有,唯菩提性空妙明为然。就算离一切见闻觉知,亦并非不见,而是超越能见所见之明见。菩提觉见照性圆满,如如不动,这就如同纸上画画,时时见纸本身,就是明见,如此照性亦不颠倒,即见菩提妙本。
\n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