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魏子涵和魏子豪来到帝师会,他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帝师手记以及道德经等道家典籍,魏子涵比妙成龙小几个月,她倒是喜欢和他在一起,她经常跟着妙成龙和盛施圆到鹿泉寺学习佛法这是他第一次接触佛法。今天他们学了《妙法西域记》的第十二记,记录如下:
\n
\n
我问上师:“什么是大涅盘?”
\n
\n
上师回答:“菩提妙明元心本无固定形态,因众生业障各异,其呈现的状态亦有所不同。就像猫狗本质有别,即便同为人类,心性也有善恶之分 。不过,善恶的界定实则源于人们的主观定义,正因存在这些差异,才需要借助定义加以分辨。所以,不能简单判定菩提妙明元心是善、是恶,或是无善无恶,它本质是可善可恶,于世间万象之中蕴含着无限可能,这也正是千百年来人们争论不休的焦点所在。所谓涅盘,就是指这种让所有潜在可能性都不发生的状态,恰似平静的湖面毫无波澜。一旦业想纷扰,便如湖面波浪迭起。所以,无论人畜,在刹那心念间,本就处于涅盘状态——虽对一切了了分明,却不引生任何具体的行为与变化。”
\n
\n
我问上师:“刹那之间,唯有六根发挥作用,那么究竟是六根起用为涅盘,还是六根无用为涅盘?”
\n
\n
上师回答:“‘空空大千见中圆’,此处所言‘见’,乃是觉见。觉与见一体,见即了悟真相,清净无染,此即为大涅盘之境。以感知为例,见色、声、香、味、受、想之时,此‘见’与身体相应——见味与身舌相应,见声与身耳相应,见色与身眼相应,见香与身鼻相应,见受与身体相应,见想与识知相应。若离开此‘见’之本体,又如何能证明身体的真实存在呢?故而,离‘见’谈身体,不过是看似存在实则虚幻。然而,即便离开身体,‘见’之本体依然自在,就如同梦境之中,身体虽虚幻,‘见’却依然明晰。此‘见’之本体便是大涅盘境,虽明晰一切,却不为所动,这种不颠倒的正知见,无需依赖虚妄的六根,便能超脱尘劳,不入六道轮回,亦不需要能感知的身心体现此明见。”
\n
\n
我问上师:“我已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