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他们之所以会这么斗争,可绝不仅仅只是个人恩怨,也不是所谓的因为对自己功劳得到的奖赏不满导致其实完全就是老朱为了破解掉中书省军政大权一把抓的一个阳谋。
老朱用四辅官的那些文官,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了九边,四辅官的这些文官也用皇帝给予的权利把中书省那些勋贵手中的军权给拿下。
可以说这一次是朱元璋跟浙东派系的文官的一次,非常默契并且成功的案例。
接着就可以看得到朱元璋用四辅官的文官拿掉了李擅长手上的军权之后,李善成就下野了,换上来的是胡惟庸。
但其实真正当家作主的还是李擅长在背后操控,中书省的权力依旧很大。
但是这个时候胡惟庸这个人就没有看出来,或者说他的政治觉悟还没有到李善长他们那个程度。胡惟庸个人的能力很强,但是这个人也很容易飘飘然。
掌握了中书省的相权之后,他居然敢绕过老朱开始自己当家作主,所以就可以看得到,在历史记载当中,胡惟庸居然敢在中书省截留天下奏章七成以上,包括占城使者上供的奏折他都不给老朱看。
这一方面是因为胡惟庸这个人成长于元朝时期,看到了元朝中书省行政。的惯性,于是他自己有了这个权利之后,一方面是膨胀,另外一方面是执行了元朝中书省的惯例性。绕过老朱自己处理天下大事,因为元朝的中书省就是有这样的权利。
但是胡惟庸的情况跟李善长不一样的是,老朱已经用午后的文官,也就是浙东派系,夺取了中书省很大一部分的军权,所以朱元璋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再去顾忌,淮西勋贵集团手上的那些军权了。
于是乎容忍了淮西勋贵集团十几年的老朱,终于借着胡惟庸所谓的造反案,掀起了明初的第一大案——胡惟庸案。
其实大部分人都看得出来胡惟庸造反,这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