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总觉得朝堂之上的斗争那就是个人恩怨。
其实根源就在于老,朱开创了大明江山之后,很多制度都继承了当年元朝的制度。很多官员执政理念也都根据元朝的惯性,使自己在无意识当中对皇权进行了一个渗透,才导致了朱元璋这样的受汉家文化熏陶成长起来的农民思想对此非常忌惮。
而老朱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拿起屠刀来杀这些官员,他是一一直在容忍,就比如中书省吧。
当年李善长执掌中书省的时候,手上的权力可是非常大的,他是有一部分军权的,要知道李善长虽说是文官,但李善长也是勋贵集团。
当年李善长以及勋贵集团们通过互相联姻达成了政治结盟,李善长在中书省与勋贵们联合起来,那就相当于文武,两手抓都是非常硬。
所以那个时候的老朱就只能隐忍,因为军权都在勋贵手上。
但老朱也并不是一味的容忍首先他为了打破那些勋贵手上的军权独揽怎么办?那就得分封自己的儿子们到酒店去镇守,这么做其实就是要从军队们手上把军权给收回来。
这是为了破解中书省的军权而做的一种没办法的试探,所以可以看得出在当初分封这些个王爷们的时候,是经过了一番剧烈的拉扯的。
中书省的兄弟们当然不愿意,他们不愿意,不仅仅是因为不想失去君存,更重要的是他们其实一个个都不傻,很明白皇帝这么干是为了什么。其实就是为了破掉中书省的军权做的打算。
可是为什么明明这些勋贵们不愿意却还能让老朱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老朱另外一手就是设立了四辅官这个制度,而四辅官这个制度则用了与兄弟们不合的文官集团,也就是以浙东派系为首的文官。
四辅官跟中书省之间就类似于东厂跟西厂之间的对抗,所以才可以看到,在明初的时候原本都是辅佐老朱征战天下的智囊刘伯温跟第一功臣李善长之间斗的你死我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