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应及时给予吸氧治疗。一般可采用鼻导管吸氧,根据患者的缺氧程度调整氧流量,轻度缺氧时氧流量可设置在 1 - 2L/min,中度缺氧时为 2 - 4L/min,重度缺氧时可适当提高至 4 - 6L/min 或更高。对于严重的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正压通气可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吸气相压力(IPAP)和呼气相压力(EPAP),一般 IPAP 初始设置在 8 - 12cmH?O,EPAP 初始设置在 4 - 6cmH?O,然后根据患者的呼吸情况和血气分析结果逐步调整。
四、抗感染治疗
1. 抗生素的应用
- 对于细菌性肺炎,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在未获得药敏结果前,可根据经验用药。例如,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支原体等,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怀疑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可使用青霉素 G,成人剂量一般为每日 240 万 - 960 万 U,分 3 - 4 次静脉滴注;对于支原体肺炎,可选用阿奇霉素,成人首日剂量为 500mg,之后每日 250mg,连续用药 3 - 5 天。对于医院获得性肺炎,由于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耐药菌,可选用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同时可联合使用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等抗革兰阳性菌药物,以覆盖可能的病原菌。
2. 抗病毒治疗
- 对于病毒性肺炎,目前有一些抗病毒药物可供选择。如流感病毒肺炎可在发病 48 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进行治疗,成人剂量为每次 75mg,每日 2 次,疗程一般为 5 - 7 天。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使用利托那韦、阿兹夫定等药物,具体用法用量需根据患者情况和相关指南确定。但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因病毒种类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且部分抗病毒药物可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奥司他韦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使用时需密切观察。
3. 抗真菌治疗
- 在免疫功能低下或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患者中,容易发生真菌性肺炎。对于确诊为真菌性肺炎的患者,如念珠菌肺炎,可选用氟康唑进行治疗,成人剂量一般为每日 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