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执之事,由五蕴所取。
特质为;间断性产生,也就是无常规律下,自己的思想,一会一个样子变化无常。不为常人力量所控,也叫无明,又叫今生业力产生之来源。
第八识,你们可以理解为潜意识。叫阿赖耶识。也可叫做性,此乃先天投射之虚影。一切生命体特质,不管动植物,全都以此为推动生长。
在第六识与第八识中间,有一物,名为第七识。
它是夹在第六识与第八识之间的东西。很多人常常管这个第七识叫真我。
其实还不是,可以叫作为自我,超我,高我,说的都这一个玩楞。它并不会出离执的范畴。
依然还带着,痴,见,慢,爱。
其主要特质为,我痴,无明,不了解无我真理。
我见,依然会错误的将五蕴身心认作我。
我慢,因执我,而生起傲慢。(常见表现为,世间那些所谓多有修行之人,对常人所产生的傲慢性。)
我爱,执对自我的贪恋。
它的作用相当于,第六识与第八识之间的桥梁,通道。
它会将第八识中的业力种子,转化为第六识可分别的处理对象。同时又可将第六识所造之业力反馈给第八识储存。
形成业力循环系统。
第七识犹如第八识的影子,又像第六识的前根。
修行所说破二元对立,其实只是破开前六识,到达第七识。
为师所说自己给自己种业力种子,利用的就是第七识功能,由第七识指导前六识行为,然后再反馈给第八识储存。
以佛学文化讲,众生若想修行,必须破开前六识,而后,将第七识的我执转化。
对,你没听错,第七识依然有我执的存在。
需要把第七识,转化为平等性智,破我执,证悟众生与万法平等性。
这里所谓的破我执,寓意为,破处二元对立思维心之后的执。
或者可以叫,高纬度我执,在无维度之前的我执。我们不去划分维度了,太过麻烦,常人认知中的一切维度,皆在其中。
第七识中的我执,需要达到无我之境,才可破除。
小乘圣者,阿罗汉断除我执时,常把第七识转为清净。
也就是自心清净果位。自我自在感,自我清净,获得自心自在。
境界这里,也同样不讲了。讲纯干货。
若前六识是镜子上的尘,那么第七识之我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