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父我想起一些话。”
“什么话呀?”
“菩萨在藏语的意思是,心灵的勇士。而他的勇敢在于粉碎了自我的整个轮回后,为你,再次回到了这个轮回。我好像有点明白这话的意思了。”
“嗯?”
“就像师父您,明明修成了自在,无有任何烦恼。但却入局布局一步步在书中给我们讲很多明理的事情一样。您明知道人与人结缘,纠缠,就会互相影响彼此的能量变动。可你却依然如此的做了。”
“这有什么的?等我闭世那天啊,你们自当遍地开花,当你们成长起来之后,即便是我不出来,你们依然能够很好的处理好自己的一切事情,并且掌握帮助人的能力。
在此之前,我将甘愿成为这个花匠,带着你们一路修行。
在我写书之前,就已不愿过多言语。一切众生的业力皆被我所照见。
有时候吧,这世间还是蛮好玩儿的,因有你们显得更加光彩。
我的出现,不能说是众生的指路明灯吧,至少,我有真心的在努力做些事情。
无聊的话语,我们先不多聊了。再给你们些,更加有意思的认识。”
“谢谢您师父。”
“别客气。我现在要开始以佛学角度来讲修行了,你要认真听好。这个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好的师父。”
“以下我所言语,你可以理解为,修行路的简化。用世人的言语解释,叫升维认知,或者高维度认知的简化解释;
首先,我们从佛学角度的前六识开始,这个已经讲过了。这里简单带过。
六识也叫五蕴,就是心经所言的五蕴。指眼,耳,鼻,舌,身,意。
简易为;看见的,听见的,闻到的,尝到的,碰到的,与想到的。
分别形成,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翻译为,看见什么想了什么,听见什么想了什么,闻到什么想了什么,尝到什么想了什么,碰到什么想了什么,想到什么。
前五个,会直接反馈给思维,进行分别,好看不好看,好听不好听,好闻不好闻,好吃不好吃,以及身体对外物的触感。于此同时,第六识,在未经历前五识作用下,自己也会不定时的产生想法。
这六个叫六根,六尘,六识。
能执着之心,叫第六识。也就是小我的思维心,认知,认识,惯性思维,二元对立。第三维度思考模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