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习俗分单日或双日为哪个墟镇的“墟日”。今天是东溪墟的“墟日”,附近乡村的农民,多到东溪墟来趁墟。
东溪墟,是个只得一条简陋街道的小墟。有间叫“吉祥”的小旅馆,供过往旅客食宿。楼下吃饭,阁楼住宿。阁楼上,木地板铺草席,男女随意,各自睡觉,互不为讦。以往,住宿客人多是跑生意的小贩;现在,由于军管,到处剿匪抓坏人,任何人离开乡镇都需要证明,跑生意的小贩往来少了,住宿几乎无客,但吃饭的人反倒多了。经常有南下的军人和往来的墟镇各小乡民兵和干部,农村趁墟之农民,在这里吃午饭,歇歇脚,聊聊天,小墟镇还是怪热闹的。
解放后,新闻特别多。历代自耕自种、自扫门前雪的朴实农民,视野也阔了,喜欢传播各种各样的有悖传统礼教的新闻。人们放胆议论:过去在地方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哪一个被枪毙,哪一个被抓去劳改了;某人是“罪大恶极”、“罪有应得,某人对社会尚有贡献,对百姓尚有人情味。特别是一些在地方上享有名气的中小学教师,突然因历史问题被抓去劳改或枪毙,许多朴实的农民,都大表不解和惋惜,说新政府应该宽容这些有学问的读书人。
去年,政府宣传新《婚姻法》,强调新社会男女平等,支持被丈夫虐待的妇女提出离婚,宣扬自由恋爱。乡镇政府组成临时法庭,受理离婚案件。公开审理时,往往引起许多好奇的人围观。在审理这些案件时,多引伸出许多男女通奸的案中案。一些无知农妇,往往又是口没遮拦地爆出许多闺房秘闻,粗言秽语满天飞。这些花边新闻,最为人们喜闻乐见,也就成为人们饭后茶余谈论最多的话题。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解放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言论自由。像东溪乡这样僻壤的小墟,也就成为民间花边新闻的集散地。
“吉祥”旅馆楼下铺面,排着五六张黑乎乎的八仙台,外面遮阳草棚下还有四张台。里面二三张台有人吃饭,外面近门口有两张台拢在一起,围坐着五六个青壮年农民在喝酒聊天。盛酒的是小陶碗而不是酒杯,佐酒的是花生米而不是什么荤素佳肴,当早点的是当地闻名的糯米粿和煎堆。花生散在台上一堆,各人再把小部分拨到自己跟前。剥的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