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n
首先得是个读书人,这就过滤掉了同时期九成九以上的古人。
\n
\n
其次是即便是读书人,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的首要目标还是以科举为主,需要读的是考科举的书籍,对于其它典籍根本没那个时间和精力去研究。
\n
\n
因而这种对古代典籍的考究工作往往是朝廷召集一些老学究在做。
\n
\n
而老学究们要从海量的古籍当中找到对应的知识何其之难?
\n
\n
加上古代一些史官记录者根本没有见过传国玉玺,都是道听途说,传闻有误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n
\n
所以对于传国玉玺上面的八个字,在不同的史书当中都有不同的记载,真假难辨,错综复杂,各类版本至少有七八个之多。
\n
\n
赵骏之所以确定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因为他是历史系学生。
\n
\n
虽然对宋朝历史不感兴趣,但却了解过一些其它杂史,也上过一些教授的公开课。
\n
\n
根据一些历史专业的权威教授和老专家确定,传国玉玺上的八个字必然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n
\n
原因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出处来自于光武帝时期的议郎卫宏所著的《汉旧仪》,之后《三国志·吴书》也是这么记载。
\n
\n
从秦末到东汉末年传国玉玺都有极为清晰的脉络,可以确定的是这中间绝对不存在遗失或者被造假过。
\n
\n
卫宏的议郎身份是光武帝身边的顾问,时刻伴随皇帝左右,有极大的可能亲眼见到过传国玉玺,所以他的记载最有可信度。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