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转念间却是想到问题的关键之处,又板起面孔问郭敬道:“既然你决定来报信,何以又迟迟不至?”
“都是那杨俊所误!”一想起当日被杨俊所辱,其后更险些丢了性命。郭敬就恨得咬牙切齿。
“杨俊?”
王振不知这人是谁,陈官在旁忙告诉他,此人是宣府杨洪的长子,现任万全都司都指挥使司。
“原来是杨洪的儿子。”王振点了点头,有些奇怪。“这事和杨俊有何关系?”
“王公也知道,我到了大同后,便和杨家有过银钱上的冲突,故杨俊怀恨在心,见我孤身一人东来,便借口我擅弃镇守之地将我扣下,明面上是出于公义。实际却是公报私仇!”
郭敬上任之后染手私边贸易之事,王振是知道的,并且也正是因为他的力撑,才让郭敬成功从杨洪身上割下肉来。不过,他不太相信杨俊会因为这件事情而对郭敬下手,毕竟。不管郭敬犯没犯事,只要皇帝没有下旨问罪,郭敬便仍是大同镇守太监,杨俊不至于为了银钱的事情就敢扣拿杨俊。说他出于公义吧,想想也不太可能。郭敬是边镇镇守中官,他杨家同样也是边镇镇守将门,今日他杨家人敢随意扣拿中官,难道就不怕日后中官也敢随意扣拿他边将吗?宣府和大同更是两不相属,杨俊凭什么就敢行这偕越之事?
见王振似乎不太相信,郭敬心下一急,当日那杨俊可确实是听到阳和口战败就将他扣下的,谁知道他脑子怎么想的要干这浑事。
郭敬最担心的不是王振去找人对证自己所说,而是怕王振不相信他所说,如果王振怀疑他的任何一个说法,那么随之就会怀疑他说的全部,那可就真要了他的老命了!
心急之下,脑中灵光一闪,竟鬼神使差的又加了一句,“好叫王公知道,当日我见到杨俊时,其正与郕王府的施泰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