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
当蒲潼拿出这首古诗词作为挑战曲目,这场比试的输赢已然不重要了,毕竟文化出海的目的已经达成,比赛只是形式。
\n
\n
而且,这么硬的歌,真的能输吗?
\n
\n
歌词是一方面,这首《关雎》的曲子也丝毫不差,作为古风民歌,它的旋律结构,节奏与情感变化都很出色,同时高音部份的处理相当到位,两者巧妙的结合,在演唱过程中又能提升歌手对歌曲演唱的处理感情。
\n
\n
古风民歌的演唱注重的是情感的表达到位和咬字的准确以及声音的统一,宋英的演唱完美达到了蒲潼的预期,甚至比预想的还要好很多。
\n
\n
只能说不愧是国家队,高音部分的展示相当华丽,甚至超越了她此前的巅峰。
\n
\n
宋英在这首《关雎》的延长过程中突破了自己,高音音域成功晋升到了世界级,此时的她,绝对有了能跟绯丽做对手的资格。
\n
\n
这一点,也在蒲潼的预料之中。
\n
\n
他当初之所以选择这首歌,除了文化推广的目的外,还有一些针对性的原因。
\n
\n
宋天后的实力好些年前就达到了瓶颈期,如果她想和绯丽过招,那更进一步就是必然的。
\n
\n
她的嗓子足够好,之所以无法难以突破,欠缺的恰巧就是情感的处理,一首高音作品的情绪上不去,只用技巧是很难唱上去的。
\n
\n
这首歌的曲子听起来很简单,但在懂行的人眼里,处处都透着巧妙。
\n
\n
宋英当初拿到这首歌时人都惊了,在她眼里,蒲潼并不懂高音,他的创作天赋固然顶尖,但不懂高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