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短时间内学完。
这时的高考,对考生年龄学历等条件限制很少,只要背景成分清白就可以。
得感谢父母几代贫农,政审没一点瑕疵。
小苇抽空去药店买了几瓶维灵补汁补脑,添了五六套夏衣。一边加紧自学,一边不厌其烦地请教老师。刚开始,老师们并不看好,且反感她无休止的打扰,以致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但小苇装不懂人情世故,对旁敲侧击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
嗯。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与其委屈自己,不如为难他人。
好像有人说过,不经历一次高考,人生就不完美。小苇学习的目的当然不是考上大学,开悟了生死关,怎么在乎权势和名利,只想感受下学习的快感。
更不是为了逃避王家,遍地都是大聪明,过了坎还有沟,人生何处不艰难,和王有福的事不值一提。
虽说初高中都是两年制,同学们的年龄却普遍偏大,小苇是年龄最小的几个之一。由于太小,又非同常人的拼,便有不少人看不惯,尤其是女同学。
小苇已经了解到文科录取率只占四分之一,因此,四个班里只有一个文科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据说高中部总共只有十几个女生,唯一的文科班却占了八个。
作为插班生,小苇理所当然坐在最后排,其他女生却都在前排。
对这些,小苇本不在意,直到四天后,有两个女生移到小苇身边,才感觉到不对劲。
果然,两个女生开始有意骚扰,不是故意打闹蹭一下身体,就是借问题不住打听底细。
小苇的冷淡并未阻止到她们的不甘,在纨绔子弟眼里,一个农村野丫头凭什么这么用功,高中没上过,凭什么参加高考,决不能放任这种另类人物出头。
最让同学们不甘心的是,小苇花钱大手大脚。吃饭穿衣毫不节约。县城已有电灯,却很不正常,小苇一下子买了二十支蜡烛,每晚都干到深夜,衣服也是余四五天才一起洗,反正就是争分夺秒的玩命。
即便对同学们的冷嘲热讽置若罔闻,小苇还是受到很大影响,坐到角落里也不消停。
几个女生在教室里打闹摔到小苇身上,小苇也不惯着,抓起书本就抽,打成一团,疼得乱骂乱踢。
班主任本就忌惮这些官宦子弟,又对小苇这个烦人精很是反感,而小苇又懒得争辩,责任便全推到她身上,命令她认真道歉了才罢。
不争是觉得不值得计较,和几十年所受过的委屈相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