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的差错,她首先会瞬间收起笑容,板起面孔,展现出极其严峻的神色。那表情严肃得让人不寒而栗,仿佛能将人一眼看穿。随后,她会条理清晰、言辞犀利地加以谴责,指出错误的根源以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让犯错的外戚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当之处,从而心生愧疚并决心改正。
在太后的众多亲戚当中,对于那些行事乖张、毫无规矩可言的人,太后可是丝毫不留情面。尤其是那些仗着自己的身份,整日乘坐着豪华无比的车辆招摇过市,身上穿着极其华贵的服饰却肆意践踏法度的亲戚,太后一旦知晓,必然会雷霆震怒。
太后会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直接断绝他们与家族的属籍关系,让他们从此失去了依靠家族荣耀所带来的种种特权和庇护。并且,会毫不手软地将他们遣返回乡下,责令他们以种田为生,去亲身感受劳作的艰辛,反思自己曾经的荒唐行为。
比如说,有一位亲戚,经常乘着镶金嵌玉的豪车在城中横冲直撞,丝毫不顾百姓安危。身上的衣物更是用着最珍稀的绸缎,配饰皆是价值连城的珍宝,却全然不顾法度,为所欲为。太后知晓后,当机立断,立刻将其从家族中除名,毫不留情地把他遣送回了乡下,让他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以此作为对他的惩罚。
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宫廷之内还是宫廷之外,所有人都纷纷归从这种良好的教化。无论是身份尊贵的王公大臣,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大家在穿着方面都保持着一致,不再追求奢华和虚荣。
各个家族的皇亲国戚们更是惶恐小心,他们的谨慎程度甚至超过了汉明帝永平年间。因为他们深知,如今的风气容不得丝毫的放纵和违规。
鉴于此,朝廷便专门设置了织布房,在那美丽的濯龙园中大规模地植桑养蚕。而且,马太后还多次亲自前往观看,将这一过程视为一种独特的娱乐活动。每次前往,她都会仔细观察桑树的生长状况,关心蚕宝宝的成长,与负责的人员交流经验,脸上洋溢着满足和欣慰的笑容。她的这一举动,不仅让众人看到了她对这种活动的重视,也进一步推动了节俭勤劳之风的盛行。
在公元 79 年,也就是建初四年,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这一年,全国范围内粮食获得了大丰收,田野里麦浪滚滚,谷仓充盈,百姓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此同时,边陲地区也维持着和平稳定的局势,没有任何战事的侵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