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人的地位和权势。每一次,都遭到了马太后的拒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有一次,太后缓缓回答说:“对于此事,我已反复思考斟酌许久,一心想要使之达到两全其美的境地。难道我只是想要获得那所谓谦让的名声,而故意使皇帝受到不对外戚施恩封爵的嫌疑吗?绝无此等想法!昔日窦太后想要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之时,丞相条侯言辞坚决地指出,受汉高祖之约规定,没有军功的,不是刘氏家族不能封侯。此乃不可违背之约法。
今天我马氏家族对国家并无显着功劳,又怎么能与阴氏、郭氏这些在中兴之时立下赫赫功绩的皇后家族等同呢?常常看到那些富贵的人家,官禄爵位层层重叠,犹如再度结实的树木,看似繁茂,实则其根必受损伤。根基一旦受损,整棵树的生机便会受到威胁,家族的昌盛又岂能长久?
况且人们之所以愿意封侯,其缘由无非是想上能够奉祖宗祭祀,使其香火旺盛,下能求得温饱,保障家族的基本生活。而现在外戚家祭祀所用的乃是接受自四方贡献的珍稀佳品,衣食方面则承蒙有皇家府藏的充裕余资。如此优渥的待遇,难道还不够吗?难道就必须要得到一县之封吗?
我考虑这件事,真可谓是深思熟虑,方方面面皆已权衡清楚,不要再有任何怀疑。所谓至孝的品行,应当是以能安慰双亲为至上准则。如今国家多次遭受各种变异之灾,粮价飞涨数倍,百姓生活困苦,这使人昼夜忧虑惶恐,坐卧不安。在这种艰难的局势之下,要先去营谋给外戚封侯之事,这无疑是违背了慈母的拳拳之心呀!
我一向刚直性急,心中有想法便直言不讳。如今有胸中之气,不可不顺。若是阴阳之气调和,边境得以清静无争,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然后再行皇帝的志向也不迟。那时,我将口含饴糖,逗弄着小孙子,安享晚年,再不能也不愿去关心这纷繁复杂的国政了。”
对于外戚,明德皇后有着自己的考量。在她众多的外戚里,但凡有具备谦虚、朴素且仁义之良好品行的人,她都会毫不吝啬地给予真诚而温暖的好言称赞。不仅如此,还会慷慨地赏赐大量的财物,甚至赐予能够彰显荣耀与地位的官位。
比如说,某位外戚平日里生活节俭,对待他人友善且富有同情心,在处理事务时总是秉持公正与仁义,她便会当着众人的面,对其进行热情洋溢的表扬,还会送上丰厚的财宝和能够提升其家族声望的官职。
然而,要是有外戚出现哪怕是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