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那样是不是太过遥远?三年时间也只够一来一回的。”
\n
\n
李世民可是知道从拜占庭过来到底有多远的,普通人可没有马,也不能在驿站过夜,还不用大军一样赶路,速度上肯定要慢太多。
\n
\n
“一来一回?陛下,臣可没打算让他们回去。”
\n
\n
崔少宇直言,找世家借的人可以放回去,毕竟是自己人要讲道理的,但藩属国?新收未稳之地?是我大唐提不动刀了还是你们飘了?
\n
\n
“这...恐引非议。”
\n
\n
李世民没想到崔少宇的打算是这样,让人来了就不让走了,要知道梓人这样的高级工匠,在任何地方都是被人需要的,没见大唐的梓人工钱都是普通大师傅的数倍么。
\n
\n
“陛下,您先祖的道德经你都看过吧,非议不非议的,重要么?”
\n
\n
崔少宇直接反驳李世民的话,都什么时候了,你既要又要的,不太好。
\n
\n
“道德经?哪一段?”
\n
\n
李世民一时半会没想起来崔少宇说的哪一段。
\n
\n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这话,陛下应该很清楚吧。”
\n
\n
华夏古代的哲学家早就将世间万事万物看了一个通透,上半句就不说了,天道这东西不好说。
\n
\n
但人之道,那就是妥妥的弱肉强食,强者恒强,而为了强者强下去,就会一直掠夺弱者,这是人类的天性。
\n
\n
崔少宇想将天下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