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二章
因着年翦年纪尚幼,身边的贴身之人便也是从六司中择选的年纪相称的宫女内侍。
司徒辜先前有过考虑干脆废了他一身功力,但思量后终还是放弃了这一打算——毕竟一个总角垂髫的小孩儿,如何扑腾,也在这深宫里也翻不出甚么风浪来;再说国师先前虽贵为太傅,教习当时还是太子的年翦武艺,不过也只是个好听的噱头而已。
元鼎帝继位之初虽是励精图治一番,却在步入中老年后,念及自己当年为了皇位兄弟阋墙,弑父杀母,加之久而无嗣,便有意寄情于玄虚神道之间。
然则其祖神爵帝崇佛灭道,他登基之初又是同儒释两家撕破了脸面,此般自是不可能再腆着脸将东方明彻或是慈棹大师请回京中,直至心腹之人同他举荐了江湖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翛然散人。
翛然虽为道号,但此人飒然若仙,武功路数也是仿若有神明点化般凭空而来,无人晓得师承何方,仿若瑶池来客,不知所踪,不知所往。
元鼎帝如获至宝,急忙将人相邀入宫。
江湖中人本以为按着这大师随性的性子,定是会断然拒绝,却不料翛然竟欣然而往。
据说两人于璿玑天台之上密谈七日,回宫之后,元鼎帝便将翛然奉为国师。消息一传出,江湖中人竟皆哗然,道是再如何出尘人,终是难免囿于千秋万岁之名,寂寞身后之事。
这话却是虚的,前朝气数将尽之时,理宗皇帝因为正一派张天师禳灾大义之举,尊封其提举三山符箓,兼御宫观教门公事。当年胡虏秣马厉兵只待挥兵南下,中原百年动荡之兆隐现,荧惑守心,天下将倾,但就是这么一口微末的龙气加持,才有了正一派的百年兴盛,上清、灵宝、天心、神霄、清微、东华等势均力敌道宗沦为附属,逐渐衰微。后正一派被崇爵帝所灭,又是余话。
而元鼎帝这般将一介无门无派的散人奉为上宾,实是让很多人眼红不已的。无数人便是心中暗暗忖道,若是如此尊荣落到了自家宗派,定也能保得百年鼎盛风光,而翛然一个人吃饱全家不愁,真真浪费了这浩荡龙运。
元鼎帝曾提出要求,要翛然每年在京中留足半年,却是被他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并直言道他乃是随性之人,若是要如此拘泥,便是国师之位也敬谢不敏。
让人瞠目结舌的却是,向来恣睢刚愎的元鼎帝,竟做出了妥协让步之举,后也再不曾提出强留的要求。
江湖中更添许多仰慕翛然名声的人,便道是大师出任国师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