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欲一举将功臣之族连根拔除、除之而后快,当与众人之愿背道而驰。念及于此,眼光不动声色地掠过案前的奏本,待扫过末尾一干签名之时,微眯双眼,心下暗道:“这林煦玉当真好手段,竟伙同这一干翰林监生联名上奏,逼迫自己从宽处理,否则便是有违士心、不近人情,还背负着兔死狗烹之名,真恨不能将之一并剪除。”
然虽如此作想,景治帝到底并未失了理智,气恼归气恼,亦知这座下的林煦玉确为不世之才,出任学差、整顿科场,功绩显赫,若除了他,倒也当真落了老五的口实,道是自己无容人之雅量了。
踌躇半晌,景治帝终暗叹一声,对炎煜说道:“明日辰时送那贾探春入宫面见一回太后、皇后,令她二人甄别审查可否担此大任。”
炎煜闻言大喜,忙不迭叩首谢恩。
随后景治帝不过吩咐几句,便令众臣退朝,众臣三呼万岁,送帝登舆。
待景治帝去后,殿内众臣正依次退出大殿。有那素昔相好之辈围拢一处,其中炎煜对煦玉打趣道:“林大人好大的人物,务事繁忙。昨日出此大事,小王于静王府专候大人大驾,不料竟寻不到人~”
煦玉闻言,对炎煜作揖答曰:“昨日在下入宫,失候于王爷,还请王爷恕罪。三妹妹之事当是仰赖于王爷,在下代亲族向王爷道谢,容日后相报。”
炎煜摆摆手答:“亦非小王一人之意,全赖贾姑娘自请,愿代妹和亲远嫁,倒是帮了小王一家一个大忙,需言谢之人正是小王……此番她府上自顾不暇,她出嫁一事小王府上自是责无旁贷,定然尽我所能,以备厚资……”
煦玉则道:“多谢王爷费心,若有需在下相助之事,请王爷尽管开口。”
炎煜颔首,随后又道:“此外奏本一事亦有赖子卿拟笔,小王如何得有那般文采。”
煦玉听罢这话修眉微蹙,心下暗忖方才殿里众言官纷纷参言,惟有此人一言不发,未曾表态,全然一副漠不关己、置身事外之状,不料竟暗地里相助炎煜等人。
之后众人一面商议一回探春之事,一面往殿外行去。不料此番未行多远,众人只见身侧一人忽地倒地,忙一并望去,正是煦玉。一旁熙玉见状,高呼一声:“哥哥!”随即一个箭步跨上前来,蹲下探视,只见煦玉面色惨白,昏厥过去。似是已兀自强撑许久,终于支撑不住……
翌日,炎煜按圣上口谕,着人将探春精心妆饰打扮了,又由南安太妃亲自携了一道进宫参见太后皇后。却说探春虽为贾府庶出之女,然生得是文彩辉煌、聪慧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