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王城为主,但也随时征收平民为兵。
西周以后,不仅周王室拥有军队,受封的各国诸侯也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春秋战国各国诸侯混战。此时,军事制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各个诸侯国都在疯狂扩充自己的军队。取销了士兵的身份限制,并推行郡县征兵制。秦国实行按军功授田晋爵的办法,提高庶人地位。过去无权服兵役的野人,此时也有了服兵役的权利。国人兵役制被普遍兵役制代替。
到了战国时期兵役制度是废除军队组织中的世袭制,实行功绩制,(商鞅变法)。更为重要的是,军队已经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和职能集团出现了,就是说,职业军官走上政治舞台。
秦始皇统一六国、成为东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的皇帝。形成了对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统一,皇帝首先就是加强了对军队的掌控,秦朝实行普遍兵役制,规定17岁的男性公民都要进行兵役登记,并且随时都有可能应征入伍。也就是全民皆兵。西汉的征兵制度承袭秦制,但任何时候,都是皇帝亲自控制的军队。为了便于征兵,汉朝对户籍有着严格的登记制度。汉代兵役征调的对象主要是农民,服役年龄为17-60岁。汉民一生需服兵役两年。一年在本郡服役,称为正卒,一年在京师或边防军服役,称为卫士或戍卒”。汉武帝多次征讨匈奴,建立在稳定经济系统上的征兵制变得无法实行。于是,西汉开始由地方长官开始自行征兵(以边境为主)这是西汉募兵的开始,以补征兵的不足。这个措施一直延续到东汉。
刘秀登基以后,延续这个征兵制度。但这一措施使随着时间推移,地方长官从此逐步掌握了军政大权。此举也让地方郡守权力极度膨胀。遇上地方叛乱时,中央兵不足以应付,只得临时募兵由地方官员征伐,募兵制最大缺点就是导致军队战斗力衰弱。由于挑选不严,应募者未经军事训练,素质不高,加上一旦应募入伍便终身从军。也就成了地方长官的私兵,后来由于黄巾起义爆发。募兵制给地方豪强和官吏割据一方提供了便利条件。这种情况,最后也就演变成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局势了。后来三国的鼎立,在兵源上,三国乱世总体还是募兵、征兵、收降等多种征兵方式结合。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