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从第一级十七万铜钱,每级多加两万铜钱,虽然价钱高,但人们买官还是很积极的,这下子,国库充实了,但汉武帝也开了“卖官”风气之先。
东汉末年汉灵帝当政年间,卖官达到了历史上的一个小高潮,汉灵帝把官位给明码标价了,当时官位的行情是二千石的官位要花两千万购买,四百石的官位要花四百万购买,甚至朝廷三公这样最高级别的官,都明码标价地卖。
曹操他爹曹嵩,就曾出钱一亿万买官至太尉。
后来,汉灵帝觉着这么来钱还是少,又加了一条要求,官员上任要先支付相当于他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就这样许多想做官的人都因无法交纳如此高额的“做官费”而只好望洋兴叹。
在这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风气之下,东汉末年的官场情况,就是诸葛亮痛骂王司徒时所谓的“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致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东汉王朝也就在这样的腐朽吏治中走向了灭亡。
历史学家总结东汉灭亡的教训,这卖官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但这人,就是记吃不记打的存在,东汉这么活生生的例子摆在前面,可后人竟没有牢记于心。
人们从历史中得到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得到教训,这就是人性。”
这边刚总结完汉灵帝卖官的教训,那边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之后,又开始卖官了。
当时的司隶校尉刘毅当着面对晋武帝说狠话,说他还不如汉灵帝,因为“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
晋武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度量,没把刘毅给怎么着,但是卖官这件事在西晋愈演愈烈,当时官员以貂尾为冠饰,结果卖官盛行,封官太滥,貂尾巴不够用,拿狗尾巴凑数,成语狗尾续貂就这么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