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167章 大兴(二)
1870年, 载淳已经14岁了,也正是在这一年, 载淳正式亲政。
按理说,皇帝亲政是要等到大婚之后的, 但载淳不同以往, 一来,如今他在朝中声威愈隆, 手中又有军权,自然无人敢置喙,二来, 两宫太后与载淳达成了妥协, 即使载淳亲政, 也允许两宫太后议政。遂, 如此朝中又有了“归政不卷帘”的说法。
当然,归政归归政, 对于载淳的婚事也是不得不提上议程了。中国自古讲究阴阳结合, 天地交泰, 成婚也是一个人成年的重要措施, 更何况是皇帝, 皇后的宝座在多少眼里就如同一块鲜美的窝窝。
皇帝大婚,自然少不了要选秀了。大清自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避走承德,已经有十六年没有选秀过了,这么个消息爆出来, 立即就在全国造成了渲染大波。一时间,京城内的绸缎庄,胭脂店,手饰铺子各个爆满,生意好的惊人,便连平日里只要二十两一支的翡翠簪子如今竟也炒到了五十多两,更不必提那些原本就颇为珍贵东珠玛瑙,基本都是有价无市,颇有些洛阳纸贵的意味。
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旗人,是清朝独有的。因此,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独有的。
清朝从顺治时就规定,凡满族八旗人家年满十三岁至十六岁的女子,必须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选秀女,选中者,留在宫里随侍皇帝成为妃嫔,或被赐给皇室子孙做福晋未经参加选秀女者,不得嫁人。
各旗选送的秀女,要用骡车提前送到京城。由于众多秀女的家庭背景不一,官宦人家尚有车辆,而兵丁之家只能雇车乘坐。因此,乾隆时规定:“引看女子,无论大小官员、兵丁女子,每人赏银一两,以为雇车之需。……此项银两,……著动用户部库银。”
秀女们抵达京城后,在入宫应选的前一天,坐在骡车上,由本旗的参领、领催等安排次序,称为“排车”,根据满、蒙、汉排列先后的次序。最前面是宫中后妃的亲戚,其次是以前被选中留了牌子、这次复选的女子,最后是本次新选送的秀女,分别依年龄为序排列,鱼贯衔尾而行,车树双灯,上有“某旗某佐领某某人之女”的标识。日落时分发车,入夜时进入地安门,到神武门外等待宫门开启后下车,在宫中太监的引导下,按顺序进入顺贞门。秀女们乘坐的骡车则从神武门夹道东行而南,出东华门,由崇文门大街北行,经北街市,然后再经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