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太祖很重视士兵的精神激励,表现出爱兵如子姿态。开宝二年(969),其久攻太原不下,东西班都指挥使范阳李怀忠率众攻之,战不利,中流矢,几死。殿前指挥使都虞候赵廷翰请求率领禁军带头进攻,愿先登急击,以尽死力,而宋太祖表示:“汝曹皆我所训练,无不一当百,所以备肘腋, 同休戚也。我宁不得太原,岂忍驱汝曹冒锋刃,蹈必死之地乎!”
\n
\n
结果令众皆感泣,再拜呼万岁。正合务令将吏与军士,情同父子,义若兄弟,疾病相扶,患难相救,寒暑饥饱,苦乐均之之意。 如此简单的话语,对士兵来说仿佛一针兴奋剂,足以激发其在训练与实战中的热情,正如之后宋人评价: “太祖善驭豪杰,得人死力。”
\n
\n
难怪宋初仅仅二十余万禁军就可以荡平十国,攻灭北汉,令契丹不敢南顾。而现在的禁军呢?员额数倍于国初,战力不如十分之一,国家每年数千万有用之饷,养此数十万无用之兵。赵佶也深知,现在的都门禁军,身染沉疴,暮气已深,只能徐徐图之了。
\n
\n
同时,对于禁军的军纪,赵佶也准备给予加强,现在禁军军纪废弛,毫无约束。太祖对军事训练主张既不吝惜财物、官爵的赏赐,又严明执行法令,不致使士卒产生贪惰心理。 开宝四年(971),宋太祖与左飞龙使李承进论及后唐庄宗对禁军威令不行,赏赉无节时,“抚髀叹曰: ‘二十年夹河战争,取得天下,不能用军法约束此辈,纵其无厌之求,以兹临御,诚为儿戏。朕今抚养士卒,固不吝惜爵赏,若犯吾法,惟有剑耳。’”正是器甲精坚,日课其艺而无怠惰者矣。选为教首, 严其军号,精其服饰,而骄锐出矣。
\n
\n
赵佶正在查阅实录,梁师成进来奏道:“官家,折克行已经到了,正在宣德门外请见。”赵佶立马吩咐请折克行到垂拱殿来,赵佶之所以让折克行到东京来,一来是想借此看看折家兵的成色,二来就是希望其用折克行。
\n
\n
赵佶对曹诵还是有些不满的,曹诵作为将门之后,赵佶原本认为他总归是有些家学渊源的,但是曹诵做了这么久的侍卫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