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指定的三衙武帅们对参加大阅的禁军加以整训,军器监调拨全新的甲胄军器等。这段时间赵佶一直在察看实录,尤其是太祖太宗的实录,大宋军威之盛,也就是太祖、太宗两朝了,随着太宗皇帝高梁河之败,驴车漂移后,大宋的军威也就愈加不振了。
\n
\n
太祖非常注重军队建设与训练,乾德元年(963),太祖皇帝幸玉津园,阅诸军骑射; 乾德三年(965),又御讲武殿,阅诸道兵,得万余人,以马军为骁雄,步军为雄武,并属侍卫司, 将藩镇训练出的精锐之师招至都城东京,加强中央军权,使之成为能够震慑各地方藩镇的强大军事力量,。
\n
\n
令天下长吏择本道兵骁勇者,籍其名送都下,以补禁旅之阙。又选强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其 后又以木梃为高下之等,给散诸州军,委长吏、都监等召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都下。上每御便殿亲临试之,用赵普之谋也。次年,又命殿前、侍卫将校大阅戎事于军中。为了能尽快达到强军的目的,他还命令招募有武艺者入军,以减少训练时间。
\n
\n
正是因为太祖皇帝本身精通武艺,熟悉军事,又对禁军训练十分重视,自己亲自垂范,通过各种形式的大阅、天子讲武、秋猎等形式加强禁军的训练,故而太祖皇帝能以二十万禁军一半屯驻京师,一半震慑天下。
\n
\n
太宗皇帝自己都说:“兵虽众,苟不简阅,即与无兵同。先帝训练之方,咸尽其要,朕因讲习,渐至精锐, 傥统帅得人,何敌不克?”对太祖皇帝校阅禁军方法也是非常认可的。
\n
\n
连真宗皇帝也知道加强禁军训练的重要性,他在对宰执们的御批中说道:“河北校阅强壮, 自北鄙罢兵之后,寻令逐州并依常,于农闲时教阅,盖不忘兵战,而使其习以为常。若绝而复行,契丹主必生疑虑。”
\n
\n
赵佶查阅实录,越加感觉太祖皇帝果然是一代人杰,其控制人心,能够令士卒愿为之效死,确实有极大的人格魅力。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