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历原子弹危机中的英国,此刻无疑正置身于风雨飘摇的绝境之中,仿佛一艘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失去方向的孤舟,随时都有被滔天巨浪吞噬的危险。
\n
\n
大明王朝和德国已然组建起规模庞大的海陆军力量,蓄势待发,陈兵英吉利海峡对岸。那遮天蔽日的战舰与战机,以及整装待发的陆军部队,无不彰显着他们横渡海峡、踏平英伦三岛的决心。这股强大的军事压力,如同沉甸甸的巨石,压得英国喘不过气来。
\n
\n
而在这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英国首相丘吉尔却依旧盲目地追随着杜鲁门的疯狂政策,执迷不悟地妄图与大明王朝和德国继续抗衡下去。他似乎全然不顾英国民众的死活,也无视英国已然千疮百孔的现状。在他的一意孤行下,英国无疑将再次沦为原子弹爆炸的恐怖试验场。一想到那足以毁灭一切的蘑菇云将再次在英国土地上升起,无数家庭将再次支离破碎,生命如蝼蚁般消逝,这是绝大多数英国人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的悲惨景象。
\n
\n
于是,一股强烈的反抗情绪如燎原之火般在英国上下迅速蔓延开来,一场旨在驱逐丘吉尔的大规模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从繁华都市的街头巷尾到宁静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民众们纷纷走上街头,高举标语,呐喊着要求丘吉尔下台,停止将英国推向毁灭深渊的疯狂行径。各大城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人们的愤怒与恐惧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伦敦的特拉法尔加广场上,人群如潮,口号声震耳欲聋,“丘吉尔下台!”“停止战争!”的呼声此起彼伏。爱丁堡的王子街上,民众们手挽手,组成人墙,表达着对丘吉尔政策的坚决反对。
\n
\n
与此同时,英国国内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老国王的离世,让整个国家沉浸在悲痛之中,而新女王的登基,本应给英国带来新的希望与转机。然而,丘吉尔在此时却依旧顽固地坚持自己的错误路线,全然不顾女王以及众多明智之士的劝阻。女王深知英国此刻的艰难处境,多次召见丘吉尔,试图劝说他改变策略,寻求和平解决之道,但丘吉尔却充耳不闻,坚信杜鲁门的所谓“战略”能够拯救英国,实则是将英国一步步推向更深的深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