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完成后的清晨,张大伟站在窗前揉了揉疲惫的眼睛。
连续三天的高强度工作让他的眼睛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异常清醒。
“准备好了吗?”张大伟转身问身后收拾报告的刘大志。
刘大志点头,推了推眼镜:“所有资料都准备好了,包括演示视频也已经上传完毕,只等你一声令下。”
“那就按计划发布到编程未来论坛,然后通知所有媒体。”
张大伟看了一眼手表,“就是现在。”
刘大志敲击键盘几下,随后抬头:“已经发布了。
标题是《明灯系统技术反驳报告:还原技术真相》。”
团队成员围在大屏幕前,屏幕上显示着编程未来论坛的页面。
这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技术社区,聚集了全国各地的程序员和技术爱好者。
帖子一发出,立刻引起了关注。
王小花刷新着页面:“已经有评论了!十分钟内就有二十多条回复。”
张大伟点点头:“接下来是关键时刻。大家按照分工,轮流值守论坛,及时回应技术问题。
刘大志,你和我轮流挑选重要问题回答。”
仅仅两小时后,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又兴奋。
大屏幕上的数据不断刷新,帖子阅读量突破了十万,评论数也超过了五百条。
“帖子被论坛置顶了!”一位年轻工程师兴奋地说,“主编说我们的报告很有技术含量,值得深入讨论。”
张大伟浏览着评论区,里面充满了各种技术讨论。
有支持的,也有质疑的,更多的是提出进一步技术问题的程序员们。
“这个评论值得注意。”刘大志指着一条评论,“看用户名,BrokenMelon_Lead,这应该是歪瓜裂枣的技术负责人林志强。”
林志强在评论中写道:“明灯团队巧妙地转移了话题焦点,避开了我们指出的核心安全问题。
他们的并发模型在高负载情况下依然存在重大风险,这点他们没有正面回应。
我们有完整的测试数据证明这一点。”
张大伟看完后冷静地说:“他们来了。这正是我们预料中的回应。”
刘大志开始敲键盘:“我来回复他。我们在报告的第37页到42页已经详细分析了他们所谓的'高负载风险'问题。”
不到十分钟,林志强又发表了更详细的回应,列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