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起近日的感悟:“文将军先前说我没什么文化,便督促我这个大老粗看书。我看了之后,觉得书上有不少道理甚是有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怪不得林同曦觉得甘兴帆说话的风格都有所变化,带了点文绉绉,原来是阅读带来的受益。
三人边吃边聊,愉快地度过了这个中午。
休息片刻后,三人便来到了瑞和镇衙门。
在陈云轩的安排下,众官差在衙门门口站成了整齐的两列。
甘兴帆一看,这些官差皆是很有精神,风貌比自己主政瑞和镇的时候好了不少。
虽说如此,他也注意到了多数官差皆为新面孔。
“甘县令驾到!全体官差向甘大人敬礼!”陈云轩下起命令,而后官差皆是将腿收了起来,踏出了一道整齐的靠腿声。
官差右手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微接太阳穴。
甘兴帆看到这个动作,顿时觉得很有意思:“看起来挺精神的嘛!这是什么动作,我回去让我手下也学学。”
“回大人,这是同曦兄设计的动作,说是能增强官差的凝聚力,同时营造官差的良好形象。”陈云轩在一旁解释。
“不错,同曦,你把动作要点写下来,最好搭配图像,交给阿涛。”甘兴帆满意地点点头,随后进入衙门。
甘兴帆及其下属翻阅了一下瑞和镇的公文,不时笑了笑,而后接着翻阅起下一页。
最有亮点的莫过于林同曦设立的机构,合理地划分了镇上的蛋糕,还成功将乡绅等一众力量化为己用。
其中,安济坊、感化院、商会这三个机构更是突出,安济坊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栖息地,感化院能够解决未成年人犯罪的头疼问题,商会则是有利于发动商家自身管理市场。
如此一来,瑞和镇的不少问题都迎刃而解,为自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甘兴帆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缺乏具体的镇民记载。
“同曦、辰轩,我问你们,镇上的住户、商户可否拿出具体数据?”甘兴帆将一本书籍合上,问起二人。
这个问题可谓是问到了瑞和镇的痛点上,要知道他们几个月前可是遭遇了流民潮和瘟疫。
外来人涌入,旧的人又病死。
一来二去,瑞和镇原有的人口数据显然不准确。
当然,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