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好苗子,官府便会出面推荐他们?”陈云轩猜测道。
“Bingo!”林同曦又打了个响指,同意起陈云轩的想法,同时补充起另一个举措:“甚至于,我们还可以替这些参加过学堂的人谋出路,比如说推荐去镇上的某家医馆从医。”
“在这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搭配奖学金、医疗福利等等来对参加学堂进行激励。”
“如此一来,众镇民便会意识到送自家孩子去学堂是一件利好的事情!”
其余几人点点头,对林同曦的意见表示赞同。
“不过,这也仅仅只是凸显出了学堂的重要性,没办法动员大户捐更多的钱。”陈云轩注意到了林同曦提出的缺陷,接着又提出根据捐赠金额,将其子女分配进对应的班级。
林同曦一听,当即同意了陈云轩的主意。
学堂内可以设置不同环境的班级,比如豪华风、朴素风等等,此外还可以设置其他福利。
如此一来,捐款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林同曦在会上说出有关学堂的制度后,不少参会人员皆是睁大了眼睛。
他们纷纷意识到了一件事情——教育,有利可图!
知识文化还是其次,镇民主要还是担心自家孩子以后会饿死。
要是参加学堂后就容易得到一份好工作的话,那镇民巴不得将他们送进学堂!
接着,林同曦又说出了不同捐钱数额对应的福利,勾起了不少大户捐款的心。
会议结束后,多数参会人员皆是表达了捐款的意愿,少部分人则表示会努力筹钱。
如此一来,官府很快便筹集到了兴建学堂的费用,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当然,还需要聘请师资之类的前期准备工作。
好在坊市管理制这时又起了作用,很快便找到了一些合适的师资,既包括读过书的文化人、习过武的武者,也包括口才好的商贾、技艺精湛的工匠等等。
一些课程没有对应老师的,林同曦五人就会亲自上场。
在众人的努力下,瑞和镇很快完成了摸清数据和兴建学堂的既定目标。
时间飞速流逝,很快便到了一个月后。
“恭迎丁大人!”光阳县甘兴帆率领众人齐声喊道。
身为襄州之主的丁南景终于踏上了瑞和镇的土地,视察起这个经常在奏报中看到的地方。
他一直在寻找一个标杆进行宣传,让其他地方向这个标杆学习。
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