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设置。
至于市,则是指市集。
由于市集人流量大,且涉及金钱,很容易产生纠纷,同时环境又不易管理,林同曦便特地调出市集进行管理,与坊同级。
坊设坊正,而市则设市正。
这些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名单,则划分给乡绅和商会去进行推荐产生。
总之,坊和市的管理人员皆出自镇民和镇上的商户。
如此一来,相关区域便有了最低一级的负责人。
他们有相应的管理权力,同时又得承受镇上下派的任务,譬如摸排数据。
坊负责查人,市负责查商户,官府则予以各种支持。
干得好就允许当下去并予以奖励,干不好就及时撤职,换个人干!
乡贤会和商会成员听到这,皆是产生了想法。
利用好坊市管理制度,推举自己的人去当坊正、市正的话……就有利可图!
虽说需要完成任务,但以他们的实力,这些任务可以说轻而易举。
官差人数少,镇民和商户多。
要想摸清楚后者,就必须要有一个中间力量,那便是乡贤会和商会。
但该分的利益已经分给了他们,要想动员他们,就必须再让出一部分权力,以激励他们协助自己完成任务。
显然,这一制度达到了其目的。
之后,在乡贤会和商会的带领下,坊市的负责人皆是积极摸查起相关数据,最终汇总给执事房。
但这是后话了,二人召开的会议也只是结束了第一个议程。
第二个议程,则为兴建学堂。
与坊市管理制不同,不少参会人员听到后,兴趣少了一半。
没办法,兴建学堂是要花钱的,何况又对自己没什么用。
对于镇上的大户来说,他们自己有钱,想搞后代的教育,自己请一个教书先生就是了。
对于镇上的普通人来说,教育的诱惑力也不够大,不如老老实实赚钱。
像王明教那种想参加科举的,算是少数。
没点教育基础,就连乡试都没办法通过。
为此,二人就必须给出一个更有吸引力的筹码,让他们相信学堂很有用,进而吸引他们参与筹钱建设学堂。
会议召开的前一天晚上,林同曦就拉着陈云轩等四人聊起此事。
小九率先开口,介绍起镇民对于兴修学堂的态度:“各位哥哥姐姐,根据我们收集的情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