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以无为用。
\n
\n
这段话是提醒人们“无”虽然无形无相,本不来不去,但它依附在有中,能起作用,世间有为相,无不如此,人的生命也是如此,譬如,开眼见明,闭眼见暗,明本无暗,暗从何来?暗本无明,明从何来?痛久自愈,缘聚即离,皆是“无”的功用啊!
\n
\n
所以说,这样的“无”,充满整个世界,随取随用,永不穷竭,凡世间有为相,皆是无中生有,说道有两个状态,本质也是觉明恒常,非有非空,无形无相”。
\n
\n
冯妙元说道:“无也是一种存在,有它的用处。如果没有有,那无也就无凭所立,这两者其实是道恒一,因对立的认知而立的分别,是这样吗?”。
\n
\n
金有妙说道:“是的,这种认知把道分成便利人们的‘有’,以及处处能用的‘无’。
\n
\n
金有妙继续说道:“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 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n
\n
这里的意思是说,缤纷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纷繁音乐,令人听觉不灵,丰厚饮食,令人味觉迟钝,纵马驰骋围猎,令人内心发狂,稀罕器物,令人行为不轨,妨碍德行。因此有道的人,只求安饱而不纵情声色,摈弃物欲的诱惑而安守本自清净的寂道,内心通畅明静。所以去欲存道”。
\n
\n
金灵说道:“烦恼的根本就是六根的妄真执贪,实则这些都是遮蔽道的假象,离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则无尘。是这样吗?”。金有妙说道:“就是这样”。
\n
\n
金有妙继续说道“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上,失之若惊,辱为下,得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