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虽然有中原人来贩卖书籍,可刚到君子国、大人国境内,就被这两个国家买走了。这里的书,大多是从那两个国家花高价买来的。至于古书,往往出了高价也买不到,只有去拜访亲友家,如果他们有这本书,才能借来抄写。找一本书,实在是太麻烦了。而且这里不管男女,都绝顶聪明,每天能读上万字的人多得数都数不清。所以书就更不够他们读了。这个地方向来没有盗贼,也没人偷东西,就算金子掉在地上,也没人去捡。他们见到不义之财,会说‘临财毋苟得’。不过他们有个毛病:要是看到书籍,马上就把‘毋苟得’这三个字抛到九霄云外,不是借了不还,就是想办法偷骗,那种想偷书的心根本控制不住。所以这里把偷东西的人叫做偷儿,把偷书的人叫做窃儿;借东西不还的叫做拐儿,借书不还的叫做骗儿。因为有这些称呼,那些藏书的人家看到这些窃儿、骗儿,都特别害怕,都把书藏在内室,不是至亲好友,根本借不到。家家都是这样。我们只知道根据他们桌上的书来判断他们学问的高低,难怪会吃亏。”
\n
\n
说着说着,不知不觉就到了船上。林之洋说:“我们赶紧逃吧!”吩咐水手起锚扬帆。唐敖因为那把扇子上的字写得很好,就到船后面,向多九公讨要。多九公说:“今天唐兄和那个老者见面时,说了‘识荆’二字,这是出自什么典故呢?”唐敖说:“再过几十年,九公就知道了。我刚才一直在想紫衣女子说的‘吴郡大老倚闾满盈’这句话,怎么也不明白。九公常年在江湖闯荡,肯定知道这句方言是什么意思吧?”多九公说:“我仔细琢磨了半天,也想不出来。我们何不去问问林兄呢?”唐敖就把林之洋叫过来,林之洋也说不知道。唐敖说:“要是说这句话里藏着骂人的话,从字面意思去推敲,也没有什么深奥的地方。依我看,里面肯定有玄机。我们得仔细猜猜,就像猜谜语一样,一定要把它猜出来。要是猜不出来,被人家骂了还不知道呢!”
\n
\n
林之洋说:“这话是因为什么事说的呢?二位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说,我觉得这件事只有我林之洋能猜出来,你们肯定猜不到。”唐敖说:“你为什么这么说?”林之洋说:“二位老兄刚才被她们考得胆战心惊,现在还后怕呢,哪还敢乱猜?要是猜错了,被那两个黑皮肤的女子听到,岂不是又要吃苦、又要出汗了?”多九公说:“林兄先别取笑,我来说说事情的经过。当时我们在谈论反切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