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n
大军行至湟州,宫中失火;宋徽宗可能觉得这不吉利,就写下手谕,要求撤回军队。
\n
\n
手谕送到童贯这里,童贯看了,不声不响地放入靴中。
\n
\n
王厚问里面写的啥,童贯回答:“陛下希望出兵成功。”
\n
\n
童贯一句搪塞的语言避免了军心的动摇,军队继续征伐之旅。
\n
\n
一战之下,王厚和童贯大军大败敌军,收复了西陲4州;凭借战功,童贯被升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
\n
\n
自那以后,童贯掌握兵权长达20余年,常年镇戍西夏边境。
\n
\n
西夏是个诡谲的民族,和北宋打了一百多年仗最后与辽国建立了甥舅关系;不断地骚扰北宋西北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北宋民众有谈夏色变的恐惧。
\n
\n
民间传说的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指向就是西夏,足见西夏对北宋边境的威胁严重到何种程度。
\n
\n
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就是在和西夏交战时期创作的:
\n
\n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n
\n
字里行间充满了边境的恐怖和将军兵士对不能取胜的战争的无奈!
\n
\n
童贯镇守边疆期间,经常派遣精锐部队深入西夏境内,打得西夏苦不堪言。
\n
\n
有一次,童贯率军还差点将西夏灭掉;可见其强悍的战斗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