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京民众也传唱“打破筒(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的歌谣。
\n
\n
童贯被御用文人刻画成“卖国求荣”的大奸贼,和蔡京齐名。
\n
\n
接下来的历史教科书也人云亦云的照章传承,北宋灭亡上千年;后人心目中的童贯是灭种亡国的罪魁祸首。
\n
\n
问题是真正童贯并非御用文人描述的奸贼,他是北宋的有功之臣;单凭辽国后他用金钱赎回游历中原朝廷上百年的燕云十六州,就证明了童贯的爱国之心;作为一个太监被封为广阳郡王。
\n
\n
历史上比童贯有名的太监多的是,比如秦朝赵高、东汉张让、唐朝高力士、明朝魏忠贤、清朝李莲英。
\n
\n
这些大太监尽管位高权重,却没有一位被封为王的,哪怕是号称“九千岁”的魏忠贤,最多也封爵上公,未被封王。
\n
\n
唯一的例外的是北宋太监童贯,71岁时被宋徽宗封为广阳郡王。
\n
\n
宋朝从立国之初,就通过各种限制,禁止太监参与政事;并出台了太监的行为准则,明确规定太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n
\n
一旦太监违反了行为准则,一律严惩不贷;因此,有宋一代,并没有出现太监兴风作浪的现象。
\n
\n
童贯却是太监中的翘楚,成为一个叱咤风云的军事家。
\n
\n
童贯的发迹不是因为在宫中讨得皇帝的宠幸,他的一片天空完全是自己打出来的。
\n
\n
童贯初显身手,是在攻打青唐(青海西宁)一役;当时,宋徽宗以王厚为统帅;率10万大军出征青唐,童贯作为监军随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