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过了一会儿,孙权起身向后堂走去,脚步沉重而缓慢。鲁肃见状,立刻紧跟上去。孙权拉着鲁肃的手,神情恳切地问道:“子敬,你认为我该如何是好?你乃我心腹,定要给我出个主意。我现在是左右为难,全靠你为我指点迷津。” 鲁肃一脸严肃,认真地说道:“我们这些人都可以投降曹操,唯独主公您不能降。我们降了,或许还能谋个州官郡守当当,可主公您若降了,曹操又会如何安置您呢?他怎会容下一个曾经与他分庭抗礼的人?曹操生性多疑,主公投降后,恐怕性命堪忧。”
\n
\n
孙权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认同,他微微点头道:“子敬之言正合我意。只是曹操势力太过强大,恐怕我们难以抵敌啊。他的军队人数众多,又有精良的武器装备。” 鲁肃连忙说道:“诸葛亮如今就在此处,主公若问他,便能知晓曹操的虚实。此人足智多谋,或许能为我们找到破曹之法。他曾在博望坡一把火烧退曹军,定有过人之处。” 孙权听后,当即决定让鲁肃明日带诸葛亮来见。
\n
\n
第二天一大早,晨曦微露,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鲁肃便来到馆舍去请诸葛亮。他满脸关切,再三叮嘱道:“见了我们主公,千万不能说曹操兵多,以免乱了主公的心神。主公如今正犹豫不决,需谨慎应对。说话时,还望先生多多斟酌言辞。” 诸葛亮胸有成竹,微微一笑道:“我自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您不必担忧。我既已前来,定不会让此事落空。凭借我的三寸不烂之舌,定能说服孙权。”
\n
\n
两人来到孙权的幕下,只见张昭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个个身着峨冠博带,正整整齐齐地端坐等候。他们的脸上表情各异,有的带着期待,有的带着怀疑,还有的带着一丝敌意。张昭心中暗自思忖,料想诸葛亮此番前来必定是为了游说孙权抗曹,便想先给他个下马威,挫挫他的锐气。张昭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质疑:“当初刘豫州三顾茅庐请先生出山时,先生信誓旦旦地说要夺取荆州。可如今荆州却落入曹操之手,不知先生作何解释?” 他的眼神紧紧盯着诸葛亮,仿佛要从他的回答中找出破绽。
\n
\n
诸葛亮心中明白,张昭乃是孙权手下的第一谋士,若不先将他说服,想要说动孙权抗曹怕是难如登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