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就带来了副作用:
? 少年人容易因崇拜英雄而鲁莽(看水浒)
? 老年人因识破世事而退缩(读三国)
从经济学视角看,这是一种认知负担成本(Cognitive Load Cost):每次决策,都要付出大量思考资源,久而久之,人就失去了行动的爽利和勇气。
?
二、清朝式衰落:资源配置 vs. 精神资本
你讲到清朝虽然有坚船利炮、洋枪洋炮,却在战争中望风而逃,这是典型的资源与精神不匹配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看,国家能力包括两个维度:
1. 物质资本(Material Capital):武器、军备、基础设施
2. 精神资本(Spiritual Capital):勇气、荣誉感、责任感、集体认同
清朝在鸦片战争前后,其实物质资本(通过购买进口装备)在短期内并不完全劣势,至少一线部队的装备已经达到某种水准。但精神资本早已崩坏:
? 统治集团长期腐败,不相信“这块土地值得守护”
? 士兵没有荣誉教育,视战争为谋生手段
? 面对入侵者,缺乏生死与共的凝聚力
也就是说,精神资本严重透支,导致物质资本失效。
经济学里有一个着名概念叫综合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它衡量的不是有多少资源,而是资源的使用效率。清朝的败局,不是因为枪炮太差,而是因为人的战斗意志,已经让生产率低到无可救药。
反观波兰,1939年面对德军闪电战,明知不敌,依然骑马冲锋坦克。这种行为看似悲壮,但在文化心理上,强化了国民的凝聚力与自信心,为后续国家重建打下了根基。短期失败,长期获胜,这就是精神资本复利的力量。
?
三、勇气经济学:行动优于盘算
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尤其是**自卑与超越(Inferiority and Striving for Superiority)**的理论,正好解释了你说的“勇气加谋略”的重要性。
阿德勒认为,人天生都有自卑感,这是推动成长的动力。关键不是消除自卑,而是用勇气去面对它。勇气(Courage)在阿德勒体系中是最基本的心理能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