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界所认同。 一. 近代生物进化论与物种不变论之争 近代第一个提出生物进化学说的是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Jean baptistedet,chevalerde lamarck,1744~1829)。拉马克是布丰的学生,他的生物进化思想是从他的分类学研究工作衍生出来的。他50岁那年应法国国立自然博物馆之请负责无脊椎动物馆的工作,使他有机会深入地从事脊椎动物的研究。通过对当时已知的无脊椎动物化石的比较和分类。他发现无脊椎动物的十个纲在构造和组织的复杂程度上表现出一定的等级和次序。从此他想到动物界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序列。1802年他将这个序列排列成一个线性进化阶梯,每一阶梯代表构造程度相似的一类生物,整个阶梯表示从最简单的物种一直上升到高等动物,拉马克的想法过于简单,但他毕竟是第一个描写生物进化自然序列纳入,生物进化思想在他那里获得了早期的科学形态。为了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拉马克提出两点看法:其一是生物自身有一种内在的、主动的、向上的要求,它使生物为适应环境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性,由此发生物种的变异;其二是生活习性的改变使生物的某些器官被较多地使用,另一些器官则较少慢用,于是出现了“用进虚退”的现象。他认为.生物体因生活环境改变而引起的后天获得的习性或器官的变异都是能够遗传给后代的,称为“获得性遗传”。拉马克的生物进化思想是对的,但是他关于生物进化动因的解释则缺乏根据.生物都有适应环境的能力,但并非出于生物的内在的自我适应.生物的变异对于环境也不是天然适应的,事实上常有不适应的情况。用进废退是生物进化过程的客观事实,但在这一事实背后起作用的因素是“自然选择”。至于获得性遗传,至今也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 拉马克之后,生物进化学说既得到一些学者的支持,也遭到一些学者的反对。19世纪20~30年代,在法国出现了,一场物种进化论与物种不变论的论战,其结果是后者占了上风。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在比较解剖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通过对成年生物体结构的比较,科学家们发现脊椎动物这一大类动物在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于是一些人以为大自然似乎是按照一个总体方案来构造不同物种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若弗鲁瓦·圣—蒂莱尔(Etienne Geoffroy Saint-hilaire,1772~1844)。他经过解剖比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