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令人震惊的成果,更不用说在此物质短缺的时代背景下,这项发明更是价值连城。
“陈教授过奖了,这薯实际上是某位先生卖给我的,我仅是想通过售卖它们增加些收入。至于那位先生现在的下落,我也不清楚。”
“哦,原来如此,确实挺遗憾的。好吧,这里所有的红薯——一共一百六十斤——我都买下了。你收好这笔一百万元的款项,如果有他人的信息,请尽快与我联系,这里是我的住址,在京华大学农学院的住所地址。”
看到何雨柱并不像一位年长学者的模样,陈文东没想到这位年轻人竟然就是薯类改良技术的持有者。思索片刻,他点头同意,接着仔细点了一沓面值万元的钞票交给何雨柱。
“这么多我不能全收,之前说定的价格是一斤五百,一百六十斤共计八万,再加上一些费用,我收您十万就足够了。如果之后得知那人的下落,我会立刻告知。”
何雨柱接过其中的一部分,又拿出一张万元钞票递给了路边摊主。
“老板,我们之前的交易费用清算一下。”
“每碗面一千三百块,两碗总共二千六,还你应该找回七千四百元。”
账目结清后,何雨柱收好了钱,客气地向陈文东告别后离开。
“真是个奇怪的年轻人,太可惜了,要是能够联络上这位红薯改进的专家,也许这样的改进品种在国内推广开来,将对国家的农业发展带来划时代的影响。”
“这必将成为一项震撼世界的伟大成就,一定得把那人找到。”
目送何雨柱的背影远去,陈文东心中暗自决定。
但他忽然一声惊呼,“哎呀,我居然忘记问那个少年的名字和他家的地址了,真是糟糕。”
他焦急地跺着脚,随即意识到这个问题。
深感后悔。
无奈之下,他只好先将红薯带回去研究,看看具体情况如何。
而这时,何雨柱早已走得不见踪影。
陈文东的心理活动。
何雨柱大致可以揣摩到。
然而,他也意识到一个核心的问题。
那就是红薯之所以能够生长得如此之大,完全是得益于古玉空间井水的独特滋养作用。
这种改良后的红薯。
如果没有依赖井水,是否能够保持同样的生长效果,何雨柱自己也不确定。
一旦与对方正面冲突或谈判,
必然会导致空间秘密的泄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