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论文,一些词汇便没有那样日常亲切,需要花一些时间才能够搞清楚,偏偏又没有注释,如果是汉译本,一些陌生概念或者背景会有解释的,英文本就没有,大概是因为,这对于英国读者来讲不需要特别注释,而练彩师无论如何毕竟是个英国人,有时候就一头雾水。
所以看了一阵之后,她觉得全靠自学是不行了,有时候去Bertha家中做客,就问一问Bertha:“这一段说的‘理查逊’、‘克拉丽莎’都是怎么回事?”
Bertha就会给她讲:“理查逊是一个家,大概也是一百年前了,他有一部《克拉丽莎》,非常的有名,我也曾经读过,写得倒是很好看,对我影响很大,等我回头请母亲把这本书也寄过来。克拉丽莎出身上流社会,她的品行是很好的,但是对于双亲给她决定的婚姻对象,不能满意,这个时候她遇到了洛弗拉斯,洛弗拉斯虽然是一个俊美的男子,有出众的风度,然而道德败坏,是一个很恶劣的人,他诱骗了克拉丽莎,然而他对待克拉丽莎并不是真诚的爱情,克拉丽莎非常痛苦,最后死去了。理查逊的许多都是要表达这样的观点:凡是败坏了道德的人,尽管她自己并无罪过,而只是其她人的罪恶的牺牲品,结果她自己还是一样要灭亡。”
练彩师便笑:“好严厉啊。”
有时候Richard碰巧遇到,也会给她解说,身为传教士,Richard的哲学水平是比较高的,堪称一个学者,对于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这本书,他虽然并不很热衷,但也不表示明确的反对,就是比较平淡的态度,保持适度距离,不过遇到疑难点,他会作解释。
比较暧昧的是Dwight的态度,他一般也不说什么,毕竟练彩师多数时候也不会当着Dwight和Richard的面来讨论,只是偶然当Dwight听到她们在说这本书,便似笑非笑地问:“MissLian,这本书女人读起来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