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上了文国公的当,不要背负造反的骂名。”
这事在城中闹得沸沸扬扬,却还不曾传到兵营来,大部分将领毫无所知,登时面露惊愕,唯有少数二人今日去过京城,倒是听说了此事。
“确有其事,陛下命刘越和萧阁老在核查此案,想必不日便有结果了。”
众将心中的天平又倾向了熙王。
文国公背着手始终面带笑容,
“熙王殿下,恕老夫问您,若十二王真是逆党,已贵为左都督的老夫,又何必与他担此风险呢?”
这话说得有理。
便是熙王也深为疑惑。
十二王是文国公的徒弟无疑,可但凡习过骑射的皇室子弟,又有哪个不是文国公的弟子,便是熙王自个儿也曾在文国公身边待过两年。
凭着那点师徒情谊,还真不至于让文国公冒性命风险。
文国公到底因何为十二王出生入死呢?
眼看双方势均力敌,接任杨康时任右都督的杭振东道,
“熙王殿下手持内阁与司礼监联发的兵令,左都督又握着十二王的手书,你们谁的话我们都不敢不听,却也不敢全听,我的意思是咱们静等陛下吩咐。”
以不变应万变,这是杭振东的思路。
中立的将领纷纷附和,“是这个理,咱们等陛下醒来再说。”
“一切还是得陛下来定夺。”
熙王本意就是拖住文国公,于是态度就十分坦然,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