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颍川人?”孙策顺着郭嘉的思路想了想,觉得满头雾水:“袁本初到底想做什么?你们不是一直说颍川派在他手下没活路吗?”
“你不能这么看,”郭嘉说:“颍川派确实没什么活路,所以我跟着文若来投奔了主公。但这并不代表荀友若和淳于简仲不受袁本初的信任。”
袁绍对荀彧不冷不淡,但对荀谌却一直不错,甚至在荀家举族搬迁去了益州后依旧给予了荀谌极大的信任;至于淳于琼,此人曾与袁绍、曹操同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彼此之间有着很深的交情。而且淳于琼不像许攸那样仗着自己跟袁绍关系好就喜欢作死,他为人很是谦逊,每每有思路,都会与袁绍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袁绍很器重他。
至于张郃,虽然也是袁绍手下大将之一,但他一开始跟的人是韩馥,后来韩馥将冀州拱手送给袁绍,张郃才又换了主公,投到了袁绍的帐下。
这么一比较,张郃和淳于琼两人与袁绍之间的关系亲疏立判。
况且身为一位将领,虽然守城也是功劳一件,但积累功勋最快速的途径还是亲自上战场拼杀。袁绍出征的时候没有带上张郃,而是把他扔去了陈仓关,你可以理解为袁绍很器重张郃,希望他能够抵御住马腾和荀攸的进攻,但你同时也可以想,袁绍不希望张郃的功劳太大了。
“为什么说张儁义没我聪明呢,因为他赶路赶到一半才想明白这个道理啊。”郭嘉叹道:“若是张儁义从一开始就坚持不出陈仓关,司隶战场就陷入了僵局中,只能靠着兖州那边的局势变化来决定胜负了。如果袁本初获胜,他回援长安城,事后即使不会褒奖死守陈仓不出的张儁义,也不会怪罪于他。”
“但张儁义若是急忙驰援长安,那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一动,势必会把公达放进关内,司隶局势一破,兖州的僵局也维持不了多久了,再加上子龙还在幽州活动,袁绍的败局几乎是无法挽回的了。”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张儁义和袁本初之间有着这么大的认知差异……”郭嘉停下了脚步,他抬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