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离开徐府,而是留下来帮助徐恕筹办婚事,说来也巧徐恕之前跟王令也是有些交情的,
当年二人同为选人,一起为晋升为京官朝升官而努力,共同见证了彼此如何跨越“选海”这道鸿沟。
王令能够定下决心娶司马懿,徐恕也是有推动作用的,司马家也是历代公卿,虽然到了司马太爷这一辈已经走下坡路了,可到底前参政之后。
选人想要出头通常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寻资,就是熬年头。选人须经过三任六考的磨勘,每任的任期满,且考核要合格。
二是改官:考核合格且磨勘期满后,选人需要经过一系列程序才有可能改任京官。
这包括由上官在内的五人举荐,经审官院磨勘,参加专门考试等步骤。
举荐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举主对被荐举人负有连带责任,如果不了解被荐者,一般不会轻易写举状。
整个审批程序极为严密,大致过程是:举荐人把自己所举荐的选人履历送到吏部的南曹,南曹审验选人的履历,如果认为选人符合规程,可以迁调,
就把其履历整合成一份公文材料,送到上一级主管部门吏部的流内铨;
流内铨经过审查,确实无误,再发回南曹,由南曹给选人出证明,然后呈交中书省经宰相审批。
为了能够人尽其才,也为了掌握人事决策权,皇帝会对选人改官亲自过问。
这中间少不得动用人脉和花费银两,王令是借助姻亲得以成事的,徐恕走的也是这一条路。
时过境迁之后,二人再次重逢,自然是感慨万千了,徐恕一脸羡慕的对着王令说“逢源兄呀,这贵人提携真真是官场最最要紧的事呀,
你我当年同为选人,现在呢确实云泥之别呀,你已经是四入头之一的御史中丞了,我呢才是五品同知,这个位置上我已经干了快十年了,还是一直不得进一步呀!”
王令灿然一笑“这不是要感谢伯仁吗?说起来呀,伯仁真是我的贵人呢,一晃十五年了,其实我也不知道我那岳丈看上我什么了,
他也是来京述职,大家都在流内铨内待考,人很多呀,他就看中我了,一定要让我做他们家的女婿。伯仁你还记得吗?我当时犹豫的很呀!”
徐恕抚着胡须,笑道“当然记得呀,你当时可是有名的才子,诗词写的传神呀!尤其那阙钗头凤霸王别姬,过去这么多年了,我还是能够记诵呢!”
王令没有想到过这么多年徐恕还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