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都以解除误会,这才有了此问。”
怪不得。
韩林这才明白为什么两个人急于见他,而且提及崇祯时,面上的恐多于尊。
媾倭款奴这可是极为严厉的指责,李朝可担待不起,韩林本以为两个人是因为要面见崇祯才来找他打探消息,但没想到根儿竟然在这儿。
袁崇焕哪里有这个闲工夫去谈论李朝的事情了?
稍微想了想,韩林便明白了袁崇焕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而他真正想剑指的是李朝不远的毛文龙。
“袁神”为夺毛文龙之权可真是费尽了心机,韩林心中暗道。
但对于这件事,韩林自然也不能说你们别怕,袁都督是在拿你们这个桑骂毛大帅这个槐,和你们没多大关系。
只能淡淡地说了一句:“在下未曾见过袁都督,这件事恐怕帮不上什么忙了。”
不过提到了倭,韩林也想通过这两个人打探下其人的动向,于是对着二人问道:“二位贵使久居高堂,不知倭国可有什么动向?”
在两次入侵朝鲜以后,大明对日本采取了闭关绝贡的政策,双方官方的往来几乎断绝。
而在日本那边,心高气傲的丰臣秀吉,两次出兵朝鲜眼瞅着势如破竹,最后都被来援的明军击败,在彻底失败的第二年,丰臣秀吉就死了,德川家康建立的德川幕府,多次想缓解双方的关系,德川家康甚至亲自致信福建巡抚徐学聚,表示对大明“愿效犬马,贡方物。”
但被大明以“日本素为不庭之国”而拒绝,仅默许民间私舶贸易。
万历、天启乃至现在的崇祯三朝,都未曾向日本遣使,《皇明世法录》上甚至说:“日本狡谲,不可轻信。”
韩林不禁感叹,老祖宗果然有眼光。
日本心灰意冷,也开启了幕府锁国的政策。
当然现在韩林也是“老祖宗”了,虽然间接地通过琉球在与倭国做生意,但无论出于当前的感情,还是后世的感情,他对于倭国也十分痛恶,不过对于这个十分拧巴的国家,该有的警惕还是要有的。
金尚宪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愠怒,冷哼了一声:“倭乱以后,我国与倭国撕了国书,如今的交往也十分有限,仅在对马藩(今对马岛)互市。若依我看,还与这不尊王化的禽兽之国打什么交道!”
韩林点头附和道:“确实如此,此国罔顾朝日兄弟之情,挥马扬刀,是为不义;不思皇明与之的父子之恩,暗藏祸心,是为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