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想要抓春耕,已经是耽误了。
如今两地民生凋零,百姓流失了好几成,并不比去年的滁州好多少。
想要稳定民生,恢复生产,可以走去年滁州那一条路。
分地安置流民,借种子、借农具之类。
“正可以安置河南流民……”
霍宝道。
为了江南稳定,黄淮流民自然是以长江为界,安置在淮南诸州府。
可是滁州意义不同,不宜大动。
和州与金陵相对,也是稳定为主。
庐州大面积军屯,也不好进人。
能安置流民的就是扬州、舒州、寿州三地。
扬州商业发达,土地也高度集中,不是在大地主手中就是在豪商手中。
倒是舒州、寿州,人口流失,可以重新规划土地,安置流民落户。
如今安置流民的地方有了,剩下的就是钱粮。
粮食勉强可以从庐州府挤一挤,那钱呢?
自然是扬州城里的财主们。
不管是霍宝,还是宋林,都想到淮南商会。
只是商税也不是随便加的,去年刚因曲阳“加税案”整顿了曲阳官场,如今在扬州加税就是笑话了。
不加税,怎么压榨出钱来?
宋林是士绅出身,自然不将商贾放在眼中。
只是他明白,商贾地位再低贱,私财也不宜轻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