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香袅袅,钟声阵阵。古色莲花灯,顺着太阳光芒的流动的方向行去。
不远处的大殿里,僧人们在晨读念经,虔诚的敲着木鱼。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
前排正中间身穿青色马褂的青年,正在朗诵经文,他盘坐于坐垫,白皙修长的双手打着坐禅的手印,肩膀放松下沉,头正颈直,腋下悬空。绯色的薄唇轻启,温和而清冽的声音缓缓诵出。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青年缓缓睁眼,琉璃色的瞳孔划过流光,微微扬起的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丰神俊秀,恬静淡雅。
阳光仿佛怕惊了这谪仙般的人儿,让光芒缓缓流动在他身上。不禁让人想起那: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这青年便是明家大少爷,明昭。他每年都会来普化寺清修一段日子,今天是最后一天。
方丈见青年起身,缓步走去,道“施主诚心礼佛,二十年皆是如此,定当如愿。”
“愿如方丈所言。”青年声音平缓,行了一礼。
转身,向门外退去。
“施主不妨稍等片刻。”方丈只道了一句,便走了。
青年停下脚步,神色间若有所思,嗓音柔和的对不远处的管家道“明日再走,便
辛苦林叔在这儿住一晚了。”
“少爷折煞我,能在此住也是我的福分。”老管家诚惶诚恐的说道。
明昭的爷爷同方丈是多年的好友,从明昭五岁开始,爷爷便每年抽时间带他来山上清修,直到爷爷去年离世,明昭便一人独往。
明昭缓步走到外面的海棠树下,看着这早已心存目识的景象,眼中毫无波澜。
爷爷曾说,随着心境的不同,景物也会变化。可他,在这熙熙攘攘的尘世中活着,二十载春秋,从不曾有过情感。他总觉得自己同这世间隔着一层厚厚的屏障。
除了已过世的爷爷,没人知道,外人眼中温朗如玉的公子,自五岁那年出了意外,患上了本不该患的情感缺失症,自此以后情感冷漠。
明昭那年受到刺激,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