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本的液晶显示在台式机领域要取代老旧的rt,一直要到千禧年前后,因为台式机不需要考虑便携的问题,便宜和显示效果好才是王道。但笔记本是不可能背着一个大鼓包的,要发展笔记本就必须搞液晶。
历史上,一直到《广场协议》发作之前,液晶作为半导体这个技术大类下的产物,一直是曰本人的天下,夏普之类的日企长期佔据绝对霸主地位。当时任何其他外国企业就算想插手,也不可能,而且这个行业跟晶片工艺一样,是需要至少五到七年的前期亏损和基础投入、再经历漫长的无利磨合拓展市场。
可是在86~88这几年,随着曰本人成本的提升、日元的升值,半导体工艺开启了面外流转移向低成本地区的进程。
历史上正是在这几年,晶片领域的半导体工艺,转移到了原本的湾积电。
而液晶乃至后来的其他屏显工艺,流向了南棒,主要是被三星承接了,随后立刻扩散到lg之类的企业。
这也得益于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让南棒举国之力投入了很多高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之力给三星/lg这些铺平了道路
后世中国在京城的08奥运前后,也猛推g概念,把拖了多年的手机网路升级起来。而南棒可是1996年就开始用da了、2000年前就进入g了。往前再逆推,1988年就第一个响应gs了,为的就是在本国主办奥运会的时候,让首都的通讯基建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
从这点来说,不得不承认东亚国家都往往靠举国举办大型赛事来强推基建升级,不光中国和南棒受益于此,往前倒退20多年,60年代东京承办奥运会的时候,曰本人也是为了奥运强推的新淦线,否则哪有曰本人一举成为当时世界高铁技术第一强。
如果没有顾骜的介入,中国人后来也能在液晶领域乃至led屏显领域、oled屏显领域逐步走到世界一流,不过那会晚的多你得等08年次贷危机后,韩国人也开始衰退和扩散,才被中国企业京东方攫取和三星的行业地位〔boe,前身是京城显像管厂,跟狗东没有半毛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