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褚绣春便笑了:“你便是总有这许多的想法,不过若是细想一想,倒着实是有这样的味道,我虽然不记得生日,不过姐姐给我拟了一个,就和她曾经的一个弟弟同一天生,每年那一天,便给我做生日,我也是前一天感觉更有趣一些。”
弘历忙问道:“二姐是怎样安排生日的?”
褚绣春笑道:“倒也没什么,只是赠了两色针线的鞋脚,再煮一碗鱼面罢了。”
弘历连连点头:“二姐的鱼面的是一绝,滋味相当美,生日的晚间,在灯下吃鱼面,也是十分美满的了。”
颜二姐的馆子能在这讲究饮食的京城立足,不是没有原因的,北京餐馆林立,竞争十分激烈,食风又融合了各家风格,花样繁多,若没有一点出众特别的技艺,真的难以给人记住。
颜二姐顶拿手的便是鱼面,将鱼肉剁烂成糜,与面粉和盐一起揉了,然后擀成薄皮,又卷成一个卷筒,放进大蒸锅里,猛火蒸两刻钟,晾凉后横切成一片一片的薄饼,再放在大太阳下晒到干透,要用的时候拿过来下进汤锅里煮开,那薄薄的面饼便散了开来,成为一碗汤面,不是那种银丝细面,而是柱状面,粗粗的,浸饱了汤汁,别有一番风味,虽然是江南的面食,这方滚滚的面条却颇有北方的豪气,豪情之中还有一种憨憨的可爱,倒是很适合京中的食客。
二姐鱼面如今在京城独树一帜,也是因为她掐的点很是巧妙,北京的饮食确实风格众多,不过却多是北方的流派,比如北方汉族,满蒙回族,确实是醇厚实在,江南讲究的则是一个精巧,虽然颜二姐原本是社会下层的渔妇,却也颇有巧思的,将那剔净了鱼肉的鱼骨都收藏起来,每天早上便拿来熬煮汤底,煮了浓浓的鱼骨猪骨浓汤,然后下面,那面因为是加了许多鱼肉的,不但劲道,而且极其鲜美,偏偏又尝不出鱼腥味,因此卖得极好。
二姐又擅长腌酸菜,与北方的酸白菜不同,二姐的腌菜乃是用青菜,挑选那些大棵饱满的青菜,先把青菜棵晒到萎蔫,然后放在坛子里,加盐水腌制,最快十几天就可以吃了。
弘历也尝过二姐的酸菜,与酸白菜比起来,这种酸青菜味道更为浓郁,颜色也更深,是那种浓重的老黄绿色,在色香的对比上,北方的酸菜竟然显得清新淡雅了,用这种酸菜来煮鱼肉,汤水表面漂着的油星都仿佛染了鹅黄色,好像瓦罐老鸡汤一般,看着特别香醇,单是这个卖相就很好,再一尝味道,也很是不错,用这样酸菜加一点肉,一颗卤蛋,煮出来就是一碗很好的鱼面。
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