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保住了面子,得到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尚书职位。
夏侯楙没有了权势和金钱,和清河公主的关系反而得到了缓和。
曹叡击退诸葛亮以后,夏侯琳因为经营关中有功,被封为镇东将军,算保住了夏侯家的身份和地位。
虽然江东孙权频繁调动军队,但曹叡并没有增加兵马。
他决定还是由曹休坐镇扬州,有司马懿在宛城策应,他非常放心。
他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关中。
孙权就算能够取得一场胜利,在江北占据一个城池,曹叡也有十足的把握,随时给他打回去。
但蜀汉一旦占领凉州,就非常难办!
有马家的根基和人脉,再加上汉朝正统的名头,诸葛亮能很快赢得民心,有很大可能在凉州站住脚跟。
有马岱、赵云等擅长骑战的将领存在,还有刘备、关羽、张飞留下的大量骑兵骨干。
因此,蜀汉和江东不同,他们并不缺骑兵,缺的只是战马。
一旦凉州被蜀汉占领,蜀汉拥有凉州大马,马岱、赵云等人很快就能建立战力强悍的凉州骑兵。
到那时,没有了骑兵优势的魏国,收服凉州几乎是不可能的,想要保住关中,也是相当困难。
因此,尽管孟达造反,司马懿领军前去平叛,而曹叡并没有增加荆州长江北岸的兵力。
司马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孟达的叛乱,已经到达上庸的诸葛亮和李严并没有进攻上庸,而是悄然退兵。
曹叡不认为,诸葛亮十余万大军开到汉中,就是到上庸看孟达被司马懿击。
他有八成把握,诸葛亮的目标是凉州。
曹叡把魏国所有的机动兵力,都集中在洛阳,准备随时进军关中。
......
......
自从吕蒙在荆州擒杀关羽以后,为了避免刘备的报复时两面受敌,孙权进一步巩固与曹操的关系。
孙权在夺得荆州后,为了继续保持与曹魏的友好关系,甚至主动在名义上向曹操称臣。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孙权继续向曹丕称臣,被曹丕封为吴王。
陆逊击败刘备以后,与蜀汉的关系更加紧张,孙权继续臣服曹丕。
孙权的臣服,并非完全的屈从,而是一种权宜之计。
他是要稳住曹丕,巩固自己在江东和荆州的统治,发展军事力量。
孙权不断观察局势的变化,寻找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