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笔完成此事。待他写出来,圣人一看便知了。”
圣人哼道:“罢了,你家的孩子个个都是好的。你那小儿子不会念书便推了侄子出来。”
贾赦笑道:“我那侄子当真有才得很,不信圣人日后瞧他写的文章,下科能点他一个状元就更好了。”
圣人啼笑皆非:“科举为国取士,岂能胡来。”
“罢了,圣人的后门真不好开。”贾赦笑道,“言归正传。咱们这段年月叫做‘早期资本积累’,必然是无法仁义的。不论咱们做了多大的好事、后人得了咱们多少好处,百年后在史册中也必有史官后人百般指责。臣便想着,既然无法规避,何不寻个人背黑锅?臣想了许久竟想不出合适的人来。昨日上课时见了几个五原医学院来旁听的,忽然想到司徒塬头上,立时眼前一亮:他不恰是一只天生的背黑锅料子?陛下,您瞧,他是王爷、又出家了、又一肚子坏水,放眼全国,还有比他更恰当的没有?”
说得圣人并戴权都笑了。十一皇子不明所以,见他们笑也跟着笑,可爱得了不得,贾赦又手痒了,瞧了人家孩子半日方回过神来。“乐嘉郡王与他相近,不如一并请出来背黑锅,叔侄同上路,岂不好。”
戴权笑道:“我的国公爷,是乐善郡王。”
贾赦挥了挥手:“管他是谁,横竖背黑锅最合适。”你们古人最爱名声了。“不然谁背着?臣是不肯背的,让隽之背也挺可惜。”
圣人想了会子,瞧他一番“臣所荐必然不错”的模样,又有几分好笑:“此事朕再想想。”
贾赦笑道:“不急,待我侄儿那书写出来陛下瞧了便明白了。”
圣人颔首,又摸了摸十一皇子的头,叹道:“名声不名声的倒还罢了,惟愿对得住祖宗留下的基业。”
贾赦笑道:“却不知十一郎日后想做什么呢?”
圣人方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