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便在谢秀儿与莫离的紧张学习中飞逝而过。
\n
\n
在此期间,戚丰年进了两次宫,一次是给谢秀儿与莫离送各种资料,另一次是给两人传授考试心得。
\n
\n
第一次送资料时,谢秀儿还能笑脸如花,等第二次进宫时,谢秀儿已经笑不出来了,而且人也瘦了一大圈。
\n
\n
戚丰年心疼不已。
\n
\n
他先前为什么非要参加科举呢?参加科举便也罢了,他为什么要拿状元?
\n
\n
如果他没有故意卖弄,而是当个普普通通的进士,谢秀儿今日就不用去受今天这个苦了。
\n
\n
——可他如果只是个普通的进士,谢秀儿又凭什么选他?
\n
\n
日子便在戚丰年的担忧内疚以及谢秀儿姐妹俩没日没夜的刻苦中过去。
\n
\n
转眼间,女子科举开始了。
\n
\n
荣秀郡主与明秀郡主参加科举一事,民间早就传得沸沸扬扬。
\n
\n
有人质疑两位郡主已经足够尊贵,还跑去参加科举,此乃占用资源。
\n
\n
还有人质疑两位郡主定是早就得了试题,甚至早就被内定为三甲人选。
\n
\n
但不管如何,有两位郡主的参加,这届女子科举受到了莫大的关注,那些女学生的底气也足了许多。
\n
\n
女子书院虽已创办数年,朝堂中的女官也是越来越多,但民间对于女子的期许,还是离不开“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句。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